4、分苗 即按10厘米行距开沟,开沟后先浇稳苗水,待水滲下去再按10厘米株距贴苗并覆土压根,填平后再进行下一行。缓苗后再浇一次小水,然后蹲苗。也可直接分到营养钵中。 分苗后管理 为促进缓苗,分苗后5-7天,要注意保温管理,提高苗床温度,但不能高于300 C,缓苗后逐渐通风,降低温度。白天畦内温度不超过200C,夜间最低温度20C左右,覆盖物早揭晚盖,以增强幼苗的光照时间。 5、炼苗 定植前15天左右进行低温炼苗,通过加大通风量,降低苗床温度进行炼苗,一般掌握在50C左右,以不使幼苗受冻为宜。 5、炼苗 定植前一天浇起苗水,以湿透营养土为宜,浇水后起苗定植。如果是营养钵育苗,可直接定植。 6、壮苗标准 茎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深绿色、叶柄短、7-8片叶,叶丛紧凑,植株大小均匀,根群发达。幼苗定植后缓苗和恢复生长快,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强。 (3)定植前准备 1、扣棚 在新疆一般采用温室或大棚栽培,定植前20天扣膜烤地,提高低温,夜间加盖草帘保温。 2、整地 土壤化冻后及时整地,花椰菜对土壤营养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栽培地应选择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壤土。施足基肥,不同品种,对基肥的种类和数量应有所差异。 (4)定植和管理 早熟品种生长期短,对肥料要求高,基肥以农家肥与化肥适当配比混合施用,基肥用量一般每亩施厩肥 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施后耙平,使基肥分布均匀。花椰莱对硼元素十分敏感,亩用硼砂50克,配成水溶液施于穴中作基肥。 (3)定植前准备 采取平畦栽培或者深沟高垄栽培均可。 深沟高垄栽培:垄宽80厘米,沟宽40厘米,垄高25厘米。 一般株距在40—50厘米,早熟品种亩栽 2000—2200株,中晚熟品种每亩植 1800—2000株。栽植后浇透水。 (3)定植 平畦栽培:畦宽1-1.5米,长度依温室、大棚而定。中早熟品种应适当密植。一般亩栽3000株,中熟品种亩栽2500-2700株。 一般棚室内地表温度稳定在50C以上即可定植,定植应选晴天进行。温室一般在2月上中旬定植,大棚在3月底-4月初定植。 3.定植 定植后盖严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增加保温效果促进早缓苗。栽后3~5天,根据幼苗生长状况、土壤湿度及天气情况,浇1次缓苗水,并及时中耕松土,地膜畦可晚浇缓苗水。 (1)定植后的温度管理 早春定植时气温较低,而且很不稳定,有时还会有寒流影响。为促进缓苗,定植后要闭棚7-10天,待幼苗恢复生长后,开始放风,放风量由小到大,使棚室内温度白天在15-20°C,最高不超过25°C,夜间5-10°C。4月中旬后温室或大棚可进一步加大通风量,夜间可不用盖放风口,4月底即可揭去薄膜。 (2)定植后肥料管理 定植后,采取前攻、保中、后控的肥水管理办法,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对水肥要求迫切,应以速效性肥料分期勤施,中熟品种在叶簇生长时期,气温还比较高,也应用速效性肥料分期勤施。 (2)定植后肥料管理 在叶片封行时每亩增施硫酸钾15公斤,加施少量锌锰微肥,在花球形成初期,需要重施结球肥,早、中熟品种亩施复合钾肥10—15公斤,晚熟品种15—20公斤,以后根据花球形成程度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 500倍1—2次,使花球整齐、肥嫩、洁白硕大,并促进成熟期整齐。 (2)定植和管理 莲座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 15~20kg/亩。对叶片生长过旺的植株,应及时控水蹲苗。待部分植株显蕾时再追肥1次,花球膨大中后期可用 0.1%~0.5%硼砂液叶面追肥,3~5天1次,连喷3次。营养不足时可喷施0.5%尿素及0.5%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连喷3次。花球出现后每4~6天浇水1次,收前5~7天停止浇水。 4、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 1、诊断与危害:初在基部叶片出现小型黄褐色斑,以后发展成为灰黑色斑,背面有灰色霉层,花球上生成淡褐色或淡灰色、黑色变色斑,茎上形成灰色、黑色斑点或条斑。 4、病虫害防治 2、发病规律:多雨高湿适于此病发生。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浇水失度,田间湿度高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4、病虫害防治 3、防治方法:初见病株后及时喷药控制,常用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为了增加粘着性,每10公斤药液中加中性洗衣粉5-10克。用药安全间隔期7-10天。 4、病虫害防治 蚜虫 蚜虫主要有桃蚜、甘蓝蚜,防治蚜虫不仅能直接减少为害,还可防止病毒的感染。 (1)农业防治:选用抗蚜品种,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打去植株老叶,摘除病虫叶,以减少虫口。 4、病虫害防治 (2)物理防治:在棚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蚜,板的大小为30×50厘米,插在植株行间高于蔬菜50厘米。也可用银灰色薄膜驱避蚜虫。 4、病虫害防治 (3)药剂防治:50% 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2000倍液,交替使用,一般7-10天喷一次,共喷 2-3次。用药安全间隔期7-10天。 昌吉州农技推广中心 沙黎娥 花椰菜栽培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长发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栽培技术 (一)品种类型 (二)生长发育 (三)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四)栽培技术 三、设施花椰菜栽培 四、青花菜栽培 一、生物学特性 花椰菜又名菜花、花菜,花椰菜原产地中海沿岸,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甘蓝的变种。是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 青花菜: 青花菜是野生甘蓝进化为花椰菜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它与花椰菜不同之处:主茎顶端产生的并非由畸形化枝组成的花球,而是由完全正常分化的花蕾组成的青绿色扁球形的花蕾群。同时叶腋的花比花椰菜活跃,主茎顶端的花茎及花蕾群一经摘除,下面叶腋便抽生侧枝,在侧枝顶端又生花蕾群,如此反复可多次采摘。 (一)形态特征 1、根:主根基部粗大,须根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上的土层内,根系抗旱能力较差 2、茎:营养生长时期茎稍缩短,花椰菜的顶端优势强,腋芽不萌发,在营养阶段发育完成后,抽生花薹,产品器官即为短缩的花薹、由花轴、花枝、花蕾缩短聚合而成,顶芽形成花球。是养分积累和贮藏器官,为主要食用部分。称“花球”。 (一)形态特征 在现花时,心叶向中心自然卷曲或扭转,可保护花球免受阳光照射变色或受霜冻。保持花球雪白。花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颜色洁白美观,含纤维少,味柔嫩可口。青花菜在主花球收获后,各侧芽能萌发形成侧花球,可多次采收。 (一)形态特征 3、花:花球成熟后,当气候适宜时,花球即开始疏散,花轴、花枝迅速发育、伸长,花蕾逐渐膨大,继而开花结实。只有少数花枝顶端能正常开放,多数花枝顶端干缩或腐败。为头状花序,黄色花冠,异花授粉作物。果实长圆筒形角果,内有种子10粒。近圆形,褐色,千粒重约2.5-4克。发芽年限3年。 (一)形态特征 4、叶:叶片狭长,叶面被有蜡粉,蓝绿色或浅灰绿色。叶面平滑或稍皱缩,叶柄上有不规则裂片,全缘或有锯齿,与甘蓝主要区别在叶片较狭长。甘蓝的叶片是圆形。 (二)生长发育周期
花椰菜栽培技术.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