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化肥)
第一节 化肥概述
一、化肥的概念
是指在工厂中经化学方法生产,或开采矿石或利用工业废渣,经加工而制成的无机肥料。
由此得出化肥的3个来源:1、化肥厂生产;2、矿石开采并加工;3、工业废渣加工而成。
二、化肥的特点
1、有效成分含量高、浓度大,但元素单一
如尿素含N46% , 二铵含N21%、含P205 48%。而有机肥中含N量仅有0.1—1%,可见,1公斤化肥相当于几十至上百斤有机肥。
2、肥效发挥快,见效快,但肥效持续时间短。
夏季3天即可见效。肥效期一般为3—6个月。
3、多为晶体或颗粒,所占体积小,便于贮存运输及使用,但成本较高。
4、不含有机物,无改良土壤作用,且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的板结。
分析土壤板结的原因(生产上举例)
三、我区化肥的生产及旋用情况
世界上最早生产化肥于1845年(法国、德国)。我国于1936年在沿海城市生产施用化肥。新疆于50一60年代开始生产施用化肥。
不论从施肥数量上、还是从发展史上讲,新疆的化肥业都落后于内地省区。
四、当今世界化肥发展的趋势
1、高效化: 高浓缩,营养元素含量更高、肥效更高;
2、液体化: 既便于管道运输又适合滴灌、喷灌施用,还节省劳力。
3、复合化: 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制成多元复合肥,也可添加除草剂及农药制成一体化肥,发挥综合效应、多功能作用。
4、长效化:通过降低释放分解速度,延长肥效。如涂层尿素、腐殖酸尿素等.
五、化肥的种类
按所含营养元素不同分为5大类:
1、氮肥 (按氮素形态不同分)
(1)铵态氮肥 (2)硝态氮肥 (3)酰胺态氮肥
2、磷肥 (按磷肥溶解性不同)
(1)水溶性磷肥 (2)弱酸溶性磷肥 (3)难溶性磷肥
3、钾肥 主要品种有: 硫酸钾、 氯化钾等。
4、复合肥 分二元复合肥、多元复合肥:化成复合肥、混成复合肥。
5、微肥 主要有铁(Fe)肥、锌(Zn)肥、硼(B)肥、锰(Mn)肥等。
6、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
主要是近几年来市场上的各种各样的“宝”,“剂”“素”等都是多元素有机、无机复合肥。如喷施宝、叶面宝、农大哥、小红帽等品名。
第二节 氮肥
一、植物的缺氮症状:
总的特征:先从下部老叶开始发黄,再逐渐向上部新叶扩展。与缺硫的症状恰好相反,
苗期症状:单子叶植物分蘖少,双子叶植物分枝少,生长缓慢;后期症状:果穗小,籽粒瘪瘦。
二、铵态氮肥
主要有NH4HCO3、NH4Cl、(NH4)2 SO4 、NH3·H20 、液NH3等。
因含有共同的氨离子,故具有以下共同性质:
1、易溶速效
2、铵离子易被胶体吸附,不易随水流失
3、在通气较好的早地,易硝化为硝酸离子
4、遇碱性物质易分解放出氨气
(一) 碳铵 (NH4HCO3)
这是我国最早生产的氮肥,生产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
1、性质:纯晶为白色结晶,含杂质为淡灰色,含氮17%,有氨臭味(有挥发性) 吸湿性强,易溶水,溶液PH=8.2—8.4,呈碱性。
2、施用要点:
(1)要求深施盖土,禁止撤施地表
(2)若撒施地表,则应及时灌水,减少氨挥发
(3)造球或造粒深施(与有机月巴和细土)
(4)宜作基肥、追肥不宜拌种
(5)水田撒施时可拌少量干细土
(二) 硫酸铵 (标准氮肥)
1、性质: 纯晶为白色结晶,含杂质为灰白色或淡黄色,有一定的吸湿性。易溶,呈酸性,含氮量20 — 21%(一般以20%作为标准氮肥的含N量)
(1)适合于各种作物,可做基、种、追肥,但都应深施盖土
(2)属酸性化肥,最适宜在碱性土壤上施用
(3)在钙质土壤大量长期施用,会引起土壤板结(说明原因)
(4)在水田长期或大量施用,会使稻根发黑,叶片发黄
(三)液氨
是由氨加高压液化而制成的一种高浓度液体肥料,含氮量为82%(最高),在储藏运输时必须用耐高压的容器,如槽车、液压(氨)罐。液氨很难用人工方法(如桶、盆不能盛放),故在生产上一般用特制的液氨施肥机(类似于大型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盖土等,入土后立即气化为氨气,一少部分损失,大部分则溶于土壤水中而形成氨水。目前,兵团农八师部分团场已应用。
二、硝态氮肥
主要包括: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钙等。
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为硝酸铵,现以硝酸铵为例说明
l、硝酸铵的性质
白色结晶,含杂质则为白色或淡黄色,含氮量较高为33—35%,吸湿性强,
干化后结块,为了降低其吸湿性,常特制成颗粒,表面附一层疏水物质(如,油、石蜡、沥青等)
2、硝酸铵的施用方法
(1)适用于混沙土让尤其是碱性土壤
(2)宜在旱地施用,不宜在水田施用(NO3—易随水流失)
(3)适于作种肥或追肥,一般不宜在水浇地作基肥,湿润地区也不宜
(4)适合于一切作物,尤其施在烟草等经济作物上效果最好
(5)一旦结块后可用木棍砸碎,禁用铁器粉碎,否则会爆炸
(6)宜与农家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
三、酰胺态氮肥
主要有尿素、石灰氮等,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尿素,分子式为:CO(NH2)2
1、尿素的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或小团粒,无臭无味,含N量4 6%左右,略有吸湿性,
为降低吸湿性,在制造工艺上多加疏水物质制成颗粒肥(小圆球),易溶于水,
呈中性,施入土壤中易水解转化为碳酸铵:
CO(NH2)2 + 2 H20 → (NH4)2CO3
当受热6 0摄氏度时,二分子尿素可分解成一分子缩二脲,有毒,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不利。
2、施用要点:
(1)因要水解后方才利用,故应比一般氮肥提早4—7天施用,
(2)因受热易分成缩二脲,对种子有害。故不宜作种肥(拌种)若作则应控制用量
如小麦2 .5公斤/亩,应保持种子干燥,随伴随播,最好不要拌种,也不宜在幼苗期施用,
(3)因含氮量较高撒施用量过大或撤施不匀时,易造成肥害。
(4)最适宜作根外施肥,浓度依作物不同:禾谷类1 .5—2.0%,棉花0.5—1.0%,蔬菜1.0%。
(5)作基肥用量为1 5—3 0公斤/亩,在早地作追肥可沟施,穴施深度为 5一1 0cm。
四、长效氮肥
为降低释放速度,延长肥效。即使一次施肥过多,也不会烧苗,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氮素的需要。可分为两大类:
(1)合成有机长效氮肥
(2)包膜肥料
1、合成有机长效氮肥:
主要有脲甲醛,是尿素与甲醛反应缩合生成的有机物,含氮量为38—40%(比尿素稍低)可作基肥一次施用于砂质土壤,因价格昂贵多用于观赏植物和果树上。
2、包膜肥料
是指在速效N肥的颗粒表面上涂一层惰性物质或利用半透性、不透性的物质来包被粒状化肥,使其缓慢释放速度。叫包膜肥料。
目前采用的惰性物质有硫磺,石蜡,树脂等。生产出的有:硫衣尿素、涂层尿素等。
硫衣尿素于7 0年代至8 0年代初应用较广泛。进入9 0年代涂层尿素取而代之,广州氮肥厂生产涂层液(专利产品)拌混尿素即可,可大大提高了尿素的利用率。
五、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目前我国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不高:水田为3 5—6 5%,旱地为4 5—7 5%。
造成氮
化肥.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