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该施多深为宜 种肥:种肥一般是预先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烧伤种子。这个距离一般在种子下3~5cm,如大于5cm并适当镇压,效果更好。施种肥还应考虑作物生长根系达到的扇形区域,一般情况下,种子本身养分耗尽时,小麦可生根5~8cm,扇形角60度左右;玉米生根5~7cm,扇形角在90度左右。 追肥:追肥时植株根系已初步发育,如采用机械追肥,应尽量减少伤根,施肥深度不宜太大,距植株的水平距离(侧距)也应适当。一般情况下,行间追肥,小麦等窄行作物的深度以6~8cm为好,玉米、棉花等宽行作物的深度以8~12cm为好,侧距10~15cm。 底肥:底肥深施常为15~20cm或更深。犁底施肥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先将肥料撒于地表再犁翻入土,即犁前撒施;一种是在犁耕作业的同时将肥料施入犁沟,即犁后沟施。两者相比,后者更优。 哪些化肥蔬菜不宜 有些化肥施用于蔬菜后,可以提高其品质与产量,但有些化肥施用于蔬菜后虽能提高产量,却会对蔬菜产生污染,引起食用者中毒。 硝酸铵和其他硝态氮肥一般不宜施用于蔬菜。硝态氮肥施入菜田后,会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成倍增加,硝酸盐在人体中容易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不宜施用于番茄、马铃薯。含氯肥料在土壤中分解后,铵或钾离子会被土壤吸附或被蔬菜吸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蔬菜根系产生毒害,严重的会造成蔬菜死亡。 叶菜类蔬菜忌叶面喷施氮肥。蔬菜叶面喷施氮肥,其铵离子与空气接触后,易转化为酸根离子被叶片吸收,加上叶菜类蔬菜生育期短,很容易使硝酸盐积累在叶内。因此,忌在叶菜类蔬菜叶面喷施氮肥。 蔬菜施用微肥,能促进蔬菜优质高产,但蔬菜对微量元素需求量极少,过量施用微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对作物易产生毒害,污染环境。硫酸亚铁每亩用量不能超过3.25公斤。硫酸锰、氯化锰每月亩用量不能超过2.05公斤。硫酸铜每亩用量不能超过2公斤。硼砂、硼酸每亩用量不能超过1.25公斤。 科季如何施用农药 冬季气温低,病虫害的活动与危害大都处于隐蔽与静止状态。在冬季施用化学农药,除了选择对路农药外,还要注意如下六点。?一是选择晴天高温时段用药。因为害虫在冬季温度高时,其取食量与呼吸强度大于阴冷天气,药液喷洒到虫体上,被带到体内的药物也多,有利于发挥毒杀作用。?二是适当增加药量。害虫的农药致死中量不是恒定的。在常温下的温度越低,害虫的致死中量越低,所以在冬季适当增加用药量是必要的,可防害虫食药后不能死亡。农民朋友可根据气温的高低来确定用药量,但一般不超过常规用药量的50%。冬季施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稀释倍数加水,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少水的用量。?三是合理选用适宜冬季施用的农药。一般情况下,胃毒剂和触杀剂受温度的影响小些,内吸剂和熏蒸剂受温度的影响大些。如敌杀死、敌敌畏、乐果、甲胺磷等低温会明显影响杀虫效果。而溴氰菊酯、辛硫磷、石硫合剂等农药,在较低温下施用仍能发挥较好杀虫效果。?冬季低温时节使用除草剂,其显示效果的时间比高温时间施用要长得多,因此,用药后要耐心等待,只要药液喷到了位,一般不需重新喷药。?四要优先使用土农药。土农药价格低廉,缺点是容易产生药害。但果树冬季休眠期对农药抗性强,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农药防治害虫,既经济又有效。?五要延长作物的安全间隔期。?冬季施用农药,农药的降解速度变慢,农药在作物体内的残存期也相对延长,冬季防治蔬菜作物的病虫害时,应特别注意延长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人体健康。?六要注意每桶稀释的药溶液水。可增添一支渗透剂或酸性的“洗衣粉”10克,作为粘着剂。但于蔬菜上施药时不可添用。 巧解果树药害 农药对植物的损害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在喷药几小时至数日内即表现出来,如叶片(果实)出现斑点、黄化、失绿、枯萎、卷叶、落叶落果、缩节簇生等。慢性药害得经过较长时间才会表现出来,如光合作用减弱、花芽形成及果实成熟延迟、个小、畸形、风味色泽恶化等。一旦发现果树遭受药害,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解救。一、喷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多种化学物质都具有氧化分解作用。喷洒6000倍高锰酸钾溶液,能有效地缓解药害。二、用清水冲洗。多数化学药剂均不耐水冲刷,如果施药浓度过大造成药害,要用喷雾器装满清水,朝果树叶片反复清洗,以冲刷掉残留在叶片表面的药剂。三、暂停用同类药。在药害完全解除之前,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尤其是同类农药要停止使用,以免加重药害。四、抓紧施肥灌水。果树发生药害后,应结合浇水补充速效化肥,并中耕松土。同时,应在叶面喷施0.3-0.5%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等,以改善果树营养状况,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农资论坛 ? ? ? 改革有新突破 农民有新实惠 ——权威人士解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接上期 “两个市场”,就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认为,在农村土地制度上,中央明确提出建立“两个市场”,发出了重要改革信息。“中国农村发展的确面临着一些绕不开的问题,小农经营的局限性日益凸现。”现有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农产品市场风险较大,食品安全监控相对困难,不利于动植物疫病防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若不进行新的改革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的焦点之一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等政策手段适度“整合”被承包到户的土地,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两个权益”,就是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和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这一方面表明承包地、宅基地等农民的财产权将得到更好保护;另一方面说明农村土地、宅基地的市场要素属性也将被激活。 在新一轮农村土地管理改革上,最近有一些网民担心,新的土地政策如果没有健全的法规相配合,必会产生新的矛盾。如开发商有可能因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而开展新一轮“圈地运动”,会让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失去生存之根。 对此,宋洪远表示,“两个市场”的建立将严格在政策指导下不断完善。如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方面,《决定》鲜明提出了“三个不得”,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体现中央在农村土地改革上持极为审慎的态度。 新的量化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决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中一个新的量化指标。 尹成杰说,实现这一目标,按不变价计算,今后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要达到近6%。从近些年来看,这个平均增速是积极稳妥的,实现这个目标也能鼓舞人心。当然,这是一个预期性、指导性指标,我们力争在实践中能够超过这个指标。 《决定》对改善农村民生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着眼于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任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扬说,在农村教育上,《决定》首次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
化肥该施多深为宜.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