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加工番茄栽培技术 齐士发 高级农艺师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部分 概述 新疆是世界适宜种植加工番茄的少数地区之一。特别是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焉耆盆地,被国内外喻为种植加工番茄的最佳地方。新疆生产加工番茄具有“三高两低”即红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产量高,霉菌和病害少,国际公认品质优于美国、意大利等番茄产品主产国。 新疆劳动力成本低,原料番茄价格仅0.31元/kg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原料价格达1元/kg以上,新疆番茄酱每吨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0美元,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 由于原料基地不稳定、栽培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模式和栽培管理技术不当、番茄成熟期集中等原因,往往导致果实腐烂严重,导致新疆加工番茄原料商品率比较低,一般只有50%左右,从而导致加工番茄酱合格率也较低,严重地制约着新疆加工番茄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农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研究加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加工番茄商品率低的关键原因,提高农民种植加工番茄的经济效益和番茄酱产业商品合格率,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出口创汇额,推动新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总结多年加工番茄原料生产技术指导经验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加工番茄企业和种植户,剖析新疆加工番茄原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解决加工番茄产业原料优质、均衡供应问题,必须重点围绕一条主线——提高加工番茄原料的商品率,提高农民种植加工番茄的经济效益,方可保证原料均衡、稳定、优质、充裕供应,从而提高整个加工番茄产业的商品率。 第二部分 国内外加工番茄产业生产现状 2.1 国际加工番茄产业生产现状 番茄产业属于资源型产业,目前世界番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最适合种植加工番茄的区域,即美国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和中国新疆、内蒙古地区。美国与欧盟番茄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很慢,某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中国番茄产业近几年的增长速度较快,成为加工番茄产业的新兴力量。欧美及日本集中在产业链的高端,在研发、品牌和终端销售环节,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中国集中在初加工环节,销售净利润率较低。 2.1 国际加工番茄产业生产现状 全球番茄酱生产量270-350万吨左右,占番茄制品生产总量的60%,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中国和土耳其等。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番茄产业正向中国等适宜番茄生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据统计,欧美等国近年产量每年以3%-20%的速度递减,而我国产量则以年均22.5%的速度递增。世界番茄酱消费量约300万吨,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多年来年均增长3%。世界贸易量150-200万吨,随着全球番茄制品生产重心的转移,世界贸易量也在不断增长。 2006年产季,世界加工鲜番茄总量约为2900万吨,美国、欧盟和中国分列前3位。根据世界番茄组织的报告,近几年世界加工番茄总产量的3/4用于生产番茄酱,世界番茄酱年产量为350万吨左右。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美国、葡萄牙和希腊等主要生产国占据全球番茄酱出口市场90%的份额。1999至2005年,我国番茄酱出口份额从占世界出口市场的7.7%上升到30%,而其他生产国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意大利从35%降到29%,土耳其从12%降到8%,希腊从9%降到5%。 2.2 国内加工番茄产业生产现状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酱产量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其他主要生产企业有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富源实业集团、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泰顺兴业食品有限公司、中化河北进出口公司等。全国年加工番茄酱生产能力超过100万t,年出口量60万t,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第三大生产地区和第一大出口国。 我国番茄加工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具有质量好、病虫害少,固形物和红色素含量高等特点。新疆番茄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番茄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 我国番茄的种植、加工和出口处于持续增长态势。产品主要有番茄酱、去皮番茄或碎块、调味番茄酱、番茄粉、番茄红素等。 我国已经先后引进100余条国外生产线,引进装备可日加工新鲜番茄1000t以上,装备精良堪称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部分 新疆加工番茄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面积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计划面积常年过大失控的问题 (1)加工番茄“产量”与“商品量”概念混淆不清 (2)新疆加工番茄原料总需求量与种植面积 (3)导致新疆加工番茄商品率低的最根本的原因 2. 原料面积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棉花价格持续较高、粮食价格政府补贴,生产资料涨价很快而加工番茄的收购价格不能及时涨价,种植加工番茄的经济收入可比性明显降低,加工番茄原料种植面积动荡不稳,产能的提高与原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3. 大小年现象 3.2 种植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最佳种植时期”的错误提法 3.2.2 “早中晚”搭配的不科学性 3.3 田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施肥方面存在的问题: (1)底肥、种肥混淆的现象;(2)过分依赖化肥问题;(3)不进行科学的配方施肥。 3.3.2 灌溉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1)灌水过早往往引起徒长 ; (2)大水漫灌、串灌往往引起病害;(3)后期供水不足引起早衰。 3.3.3 病虫草害防治不够科学: (1)病虫不分乱用农药现象;(2)有效预防做得不够细致;(3)综合防治意识淡薄。 3.3.4 清沟扶秧与翻秧的问题: (1)清沟抚秧不够重视导致沟小而浅;(2)头水后清沟翻秧商品果率严重降低。 3.3.5 采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采收时间不及时; (2)水肥管理跟不上。 田间堆放测试结果 3.4 采摘质量问题 农户在采摘时应按质量要求标准进行采摘。质量要求标准为:果实亮度呈深红色,无青肩、无黑头、无黄斑、无烂果、无病虫果、无畸形果。按质量要求标准采摘加工番茄的农户可得到好的质量等级和销售价格。 在多年来的番茄收购中,有些农户在交售番茄时掺杂有青果、烂果、病虫果、畸形果、杂草、石块等杂质,这样既影响番茄的等级和价格,又会减少收益,还会严重影响番茄酱的质量。 原料交售高峰期,大小运输车辆排着长队,绵延数公里,最高气温多在30~40℃之间,炽热的阳光和滚烫的空气使车箱内厚厚实实的加工番茄2~3天后就开始变软、腐烂,以致于果汁乱流,果实霉变,品质下降,最终造成严重的人为损失。 如果在夏季气温高时,番茄果实在植株上存留时间过长而不能及时得到采收,也会引起果实内含物的降解,种子周围的抑芽物质分解,就会导致种子发芽,影响加工品质。 3.5 品种方面的问题 3.5.1 可供选择的品种太少 虽然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品种有20多个,但主栽品种只有里格尔87-5,前几年每年种植面积占到全疆番茄总面积的80%左右。单一的品种不仅不能满足企业多种加工工艺的要求,而且由于长期使用,品种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成熟期集中,原料高峰期积压严重、品质明显下降;二是种性退化,单产下降;三是病虫害加重。 3.5.2 良种良法不配套 3.6 栽培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栽培模式单一:多年一直沿用传统的平铺直播模式,密度大、行距小、开沟浅,通风透光差,植株密闭遮荫。易被水浸
加工番茄课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