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检疫不只是检验与处理.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71.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1:54:37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检疫不只是检验与处理.doc介绍

检疫不只是检验与处理
——《植物检疫条例》修改之管见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 246300)

老的《植物检疫条例》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其内容主体是检疫检验与检疫处理,缺少监测预警、应急管理、有害生物扩散责任追究等重要内容。
植物检疫,仅仅是检疫检验与检疫处理,是不能完成检疫任务,不能达到检疫目的的。检疫,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将危险性有害生物拒之门外,及早发现,及早处置。
1.将《植物检疫条例》提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防疫法》
植物防疫,涉及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健康,是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林业发展、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保驾护航作用。为了加强植物防疫工作,将“条例”升格为“法”,势在必行。
检疫,其目的在于防,仅仅实施检疫检验与检疫处理,是达不到“防”的目的,有且只有“防”“检”结合,寓“检”于“防”,才能有效拦截有害生物入侵,遏制有害生物扩散,及时消除生物灾害隐患,减少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检疫法规中必须加入“防”的内容,将“植物检疫条例”提升为“植物防疫法”。
2.引入灾害管理观念
农业生物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病虫害检疫与防治”一词已不能涵括植物防疫工作的全部内涵,而且,植物防疫工作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为适应变化的需要,同时,也为与国际接轨,笔者建议将灾害管理观念引入植物防疫法规,相应的机构也应作科学的调整。
2.1分级管理
根据生物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生物灾害或有害生物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
生物灾害不同于上述灾害,生物灾害的分级管理,与其他灾害分级管理有所不同,可采取两种分级方案:
(1)按照灾害严重程度——生物灾害危害程度分级。按照分级结果,启动相应预案。
(2)按照灾害源的可控制性、发展态势——有害生物危险性分级。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PRA),按照分析结果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对不同级别的有害生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Ⅰ级有害生物由国家监管,一旦发现,立即铲除;Ⅱ级由省级监控,一旦发现新疫点,限期拔除。
生物灾害的分级管理		灾害分级	按灾害源分级(按照PAR分析结果分级)	按灾害危害程度分级		Ⅰ级	高度危险检疫性有害生物(highly risky quarantine pest)	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并直接危及人类生命安全或直接危害大范围人类健康的;或高度危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省际间连片大面积爆发		Ⅱ级	一般检疫性有害生物(risky quarantine pest)	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并直接危害局部人类健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连片大面积爆发		Ⅲ级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	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或一般有害生物在县际间连片大面积爆发		Ⅳ级	非限定性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	一般有害生物在县内连片大面积爆发		2.2分类管理
按照有害生物种类、危害对象的不同,对生物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对于不同的灾害源,根据不同灾害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不同经营目的、权属的灾害受体遭受生物灾害,其管理措施、管理责任也不尽相同。例如林业生物灾害治理,由森林的经济效益的可确定受益者承担,而森林的经济效益的受益对象难以明确时,以及生态公益林,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责任主要由政府承担;对于成片大面积暴发的林业生物灾害或Ⅰ、Ⅱ级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时,由政府承担治理责任。
2.3分区管理
(1)自然区域:生物灾害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生物灾害,其发生发展特点都不会相同。根基自然区划和生物灾害分布状况、发生特点与规律,进行生物灾害发生区域区划,根据发生区的灾害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行政区域:所有的灾害管理措施,最终都将以行政区划为管理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落实,因此,灾害发生区的区划,应该结合行政区划进行。
2.4分期管理
生物灾害发生发展,常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生物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周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根据生物灾害可能造成的威胁、实际灾害已经发生、危害逐步减弱与生态系统恢复三个阶段,可将生物灾害事件总体上划分为预防期、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善后期。
2.5监测预警
建立生物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和监测队伍,通过先进的手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预报模型和人工干扰模型,进行准确预报和人工干扰模拟。
(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实时监测
利用3S、实时溯源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体系。以信息技术和生态、化学技术为依托,结合常规抽样和调查技术,研究重大有害生物的中长期测报和短期准确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水平和御灾决策能力。
(2)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有害生物生态学模型
仿照气象部门的做法,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完善监测工作的组织与监督制度,规范外业数据采集与上报行为,确保监测数据准确、规范,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有害生物生态学模型。
2.6风险分析
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对常发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开展风险分析,为生物灾害管理提供依据。
2.7应急管理
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
2.8双精管理(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精密监测、精确管理的目的就是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找出影响生态健康的因子,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或者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措施,维护生态系统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
也就是说,生物灾害的双精管理,不仅仅是要克服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带来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主动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物灾害的“双精”管理的实质是:①重在监测,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发布精准预报。②重在预防,维护健康状态生态系统的健康,使其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③对非健康的生态系统,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技术,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这里的生物管理学技术,主要是指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利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人工干扰措施,促进其恢复健康。
(1)精密监测
对生态系统进行连续的、实时的监测,通过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建立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等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对有害生物未来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出精确的预报。
(2)精确管理
利用精准预报结果,通过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模型),建立人工干扰模型,尽量使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比较合理的人工干扰手段(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等),对有害生物做出较为精确的干扰,使其危害降到允许的阈值内,并促进“患病”生态系统较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比较合理的人工干扰措施,是指对环境、对生态系统包括对其它生物的损害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自然修复,没有永久损害,对人类没有损害。这里的阈值,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对象的不同,分为经济损失阈值和生态承受能力阈值。
(3)精准施药
在进行药物治理时,尽量选用只对靶标生物有作用的药物,或
检疫不只是检验与处理.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检疫不只是检验与处理.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