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系列养殖技术手册之七 科学养鱼 目录 第一部分 主要养殖品种介绍 7 一、优质鲫鱼品种 7 (一)彭泽鲫 7 1.澎泽鲫的形态特征 7 2.彭泽鲫的生活习性 7 3.彭泽鲫的繁殖习性 8 4.彭泽鲫的食性 8 5.彭泽鲫的生长 9 (二)异育银鲫 9 1.形态特征 10 2.食 性 10 3.生长 10 4.鱼苗培育 10 5.鱼种培育 10 6.成鱼养殖 11 (三)百花鲫 11 (四)湘云鲫 12 (五)湘鲫 12 (六)胭脂鲫 12 (七)丰产鲫 13 二、鲤鱼 13 1.建鲤 14 2.德国镜鲤 14 3.三杂交鲤 14 三、草鱼 15 1.形态特征 15 2.经济价值 15 3.生长 15 四、长春鳊 16 1.形态特征 16 2.食性 16 五、团头鲂 17 1.食性 17 2.形态特征 17 3.经济价值 17 4.生活习性 18 六.三角鲂 18 1.外形特征 18 2.经济价值 18 3.生活习性及繁殖 18 七. 罗非鱼 19 (一)尼罗罗非鱼 20 (二)奥尼鱼 20 (三)红罗非鱼(彩虹鲷) 21 (四)奥利亚罗非鱼 22 (五)福寿鱼 22 八.斑点叉尾鮰 23 1.形态特征 23 2.食性 23 3.温度适应范围 23 九.中华倒刺鲃 24 十.青鱼 25 十一、淡水白鲳 26 (一)形态特征 26 (二)食性 27 (三)生长特性 27 (四)对几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 28 (五)、苗种培育 29 1、鱼苗育成乌仔 29 2、乌仔育成夏花 29 3、夏花育成越冬鱼种 29 (六)、越冬保种 30 1.混养法越冬保种 30 2.越冬出池技术 30 十二、南方大口鲶 32 (一)、形态特征 32 (二)、生活习性 33 (三)、食性 33 (四)、生长特点 34 (五)、繁殖 34 第二部分 池塘养殖 35 一、池塘的准备 35 一)、池塘条件: 35 1、基本要求: 35 2、水源和水质要求: 35 3、底质要求:底质指池塘内与水接触的土壤和淤泥层 35 4、池塘的形状及走向 36 5、面积的大小与池塘水深要求 36 6、为了高产,建议安装增氧机,其负荷以每亩0.3千瓦计算。 36 二)、池塘的清整 36 三)、鱼种投放前的准备工作 37 1、池塘消毒 37 2、施基肥 37 二、放养模式的确定 37 1、以草鱼为主的放养模式 38 2、以鳊鱼为主的放养模式 39 3、以草鱼为主 39 4、以团头鲂为主的放养模式 39 5、以鲫鱼为主的放养模式Ⅰ 40 6、以鲫鱼为主的放养模式Ⅱ 40 7、以鲤鱼为主的放养模式 40 8、主养鲤鱼7月底以前干塘的放养模式 41 9、斑点叉尾鮰放养模式 41 10、罗非鱼放养模式 41 11.以青鱼为主的放养模式: 42 三、鱼种投放 42 一)、鱼种规格和养殖周期 42 我国鱼类生长期表 43 二)、鱼种的选择 43 三)、放种时间 44 1、鱼种投放记录表 44 2、苗种放养一览表 45 3、日常管理记录表 45 四)、苗种培育 45 1、鱼苗培育 46 (1)、鱼苗池选择 46 ①、位置选择 46 ②、面积和池形 46 (2)、鱼苗适口饵料培养 46 3、鱼苗放养 48 1)下塘前的工作 48 ①鱼苗饱食后下塘。 48 ②拉网、试水后鱼苗下塘。 48 2)鱼苗鉴别 48 3)放养密度 50 鱼苗放养密度表 50 四、饲养管理 51 一)、饲料投喂 51 1、投饲量的确定: 51 2.投饵量的调整 52 3、摄食驯化 52 鱼塘投饵台示意图 52 4、投饲技术 53 通威鱼料的四大特点 54 5、如实地记录投喂情况 55 饲料投喂情况表 55 二)、水质调节 55 1、鱼类对水质的要求 55 2、正确、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水质。 56 调节控制水质的措施: 57 五、鲫鱼的养殖 58 (一)养殖条件 58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9 2、品种搭配及放养密度 59 3、适时稀疏养殖群体,捕大留小 60 4、养殖品种 60 5、驯养 60 驯化要点: 60 六、大口鲶养殖 61 (一)大口鲇的驯化转食 61 (二)池塘配合饲料主养大口鲇的初步试验 64 1养殖条件和饲养管理 65 2 结果 65 3经济效益分析 66 表2 池塘主养大口鲇收支表 66 4讨论 66 4.1池塘要求 66 4.2鱼种放养 67 4.3投饲技术 67 4.4混养 68 4.5防病 68 4.6养殖周期 68 第三部分 网箱养鱼 70 一、网箱养鱼计划的制定 70 1、水质条件: 70 2.水域的面积及水深 71 3、鱼种的供应量: 71 (二)苗种的准备 71 (三)设备选择 72 (四)饲料采购计划 72 (五)人员组织和培训 72 (六)资金筹集 72 二、网箱的结构 72 1、网箱面积 73 2、箱体的高度 73 3、网目规格: 73 4.框架: 73 5、沉子 74 三、网箱的设置 74 1、设置地的选择 74 2、网箱的设置 74 网箱设置示意图 74 四、适合网箱养殖的品种 75 五、网箱培育鱼种 76 六、网箱养成鱼 76 1、进箱鱼种规格: 76 2、放养密度: 77 3、投饲技术 77 4、日常管理 77 第四部分 常见鱼病防治知识 78 一、鱼病发生的原因 78 (一)、环境因素: 78 1.自然条件: 78 2.人为因素: 79 (二)、病原体: 79 (三)、鱼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抗病力: 80 二、常见鱼病的预防 80 (一)、消毒养殖水体 80 (二)、加强管理: 81 (三)、切断鱼病传染源: 81 1.鱼体消毒: 81 2、食场消毒: 82 三、渔药的正确使用 83 (一)、渔药使用中的误区 83 (二)鱼药的作用 84 1、鱼药的基本作用: 84 4、不良作用: 85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85 1、药物因素 86 2、动物因素 87 3、环境因素 87 四、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88 (一)病毒性鱼病 88 1、草鱼出血病 88 2、痘疮病 90 (二)细菌性鱼病 90 1、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暴发性出血病、红斑病) 91 2、细菌性烂鳃病 92 3、细菌性肠炎病 94 4、赤皮病 95 5、打印病 96 6、竖鳞病 97 7、白皮病 98 8、疖疮病 99 9、肝胆综合症 100 (三)真菌和藻类引起的鱼病 101 1、水霉病 101 2、鳃霉病 102 (四)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 103 1、车轮虫病 103 2、斜管虫病 104 3、小瓜虫病 105 4、粘孢子虫病 106 (五)由蠕虫引起的鱼病 108 1、指环虫病 108 2、三代虫病 109 3、复口吸虫病 109 4、头槽绦虫病 110 5、嗜子宫线虫病 111 (六)由甲壳动物引起的鱼病 112 1、中华鳋病 11
科学养鱼手册.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