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表9-3 肉干理化指标(摘自SB/T10282-1997) 项 目 指 标 牛 肉 干 猪 肉 干 水分,% ≤ 20 20 脂肪,% ≤ 10 12 蛋白质,% ≥ 40 36 氯化物(以NaCl计),% ≤ 7 7 总糖(以蔗糖计),% ≤ 30 30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表9-4 肉干微生物指标(摘自SB/T10282-1997) 项 目 指 标 牛 肉 干 猪 肉 干 细菌总数,cfu/g ≤ 30 000 大肠菌群,MPN/100g ≤ 40 致病菌 不得检出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第三节 肉松加工 一、肉松传统加工技术 (一)工艺流程 原料肉的选择与整理→配料→煮制→炒压→搓松→跳松→拣松→包装 (二)配方 1.猪肉松配方:瘦肉100kg,黄酒4.00kg,糖3kg,酱油22kg,大茴香0.12kg,姜1kg。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2.牛肉松配方:牛肉100kg,食盐2.50kg,白糖2.5kg,葱末2kg,姜末0.12kg,大茴香1.0kg,绍兴酒1kg,丁香0.10kg,味精0.2kg。 3.鸡肉松配方:带骨鸡100kg,酱油8.5kg,生姜0.25kg,砂糖3kg,精盐1.5kg,味精0.15kg,50度高梁酒0.5kg。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三)技术要领 1.原料肉及其整理 传统肉松是由猪瘦肉加工而成。现在除猪肉外,牛肉、鸡肉、兔肉等均可用来加工肉松。将原料肉剔除皮、骨、脂肪、筋腱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剔除一定要彻底,否则加热过程中胶原蛋白水解后,导致成品粘结成团块而不能呈良好的蓬松状。将修整好的原料肉切成1.0~1.5kg的肉块。切块时尽可能避免切断肌纤维,以免成品中短绒过多。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2.煮制 将香辛料用纱布包好后和肉一起入夹层锅,加与肉等量水,用蒸汽加热,常压煮制。煮沸后撇去油沫,煮制结束后起锅前须将油筋和浮油撇净,这对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若不除去浮油,肉松不易炒干,炒松时易焦锅,成品颜色发黑。煮制的时间和加水量应根据肉质老嫩决定。肉不能煮的过烂,否则成品绒丝短碎,若筷子稍用力夹肉块时,肌肉纤维能分散则肉已煮好。煮肉时间为2~3h。 3.炒压(打坯) 肉块煮烂后,改用中火,加入酱油、酒,一边炒一边压碎肉块。然后加入白糖、味精,减少火力,收干肉汤,并用小火炒压肉丝至肌纤维松散时即可进行炒松。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4.炒松 肉松由于糖较多,容易塌底起焦,要注意掌握炒松时的火力。炒松有人工炒和机炒两种。在实际生产中可人工炒和机炒结合使用。当汤汁全部收干后,用小火炒至肉略干,转入炒松机内继续炒至水分含量小于20%,颜色由灰棕色变为金黄色,具有特殊香味时即可结束炒松。在炒松过程中如有塌底起焦现象,应及时起锅,清洗锅巴后方可继续炒松。 5.擦松 为了使炒好的松更加蓬松,可利用滚筒式擦松机擦松,使肌纤维成绒丝松软状态即可。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6.跳松 利用机械跳动,使肉松从跳松机上面跳出,而肉粒则从下面落出,使肉松与肉粒分开。 7.拣松 将肉松中焦块、肉块、粉粒等拣出,提高成品质量。跳松 后的肉松送入包装车间的木架上晾松。肉松凉透后便可拣松。拣松时要注意操作人员及环境的卫生。 8.包装 肉松吸水性很强,不宜散装。短期贮藏可选用复合膜包装,贮藏三个月左右;长期贮藏多选用玻璃瓶或马口铁罐,可贮藏六个月左右。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二、肉松加工新技术 传统技术加工肉松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缺陷:①复煮后的收汁费时,且工艺条件不易控制。若复煮汤不足则导致煮烧不透,给搓松带来困难;若复煮汤过多,收汁后煮烧过度,使成品纤维短碎。②炒松时肉直接与炒松锅接触,容易塌底起焦,影响风味和质量。因此,提出了肉松生产的改进措施及加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以鸡肉松加工为例介绍如下: (一)工艺流程 原料鸡处理→初煮、精煮(不收汁)→烘烤→炒松→成品 (二)配方 同传统加工技术中鸡肉松配方。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三)技术要领 1.初煮与精煮 初煮的目的是初步熟化以便剔骨,而精煮的目的是进一步熟制以利于搓松,并赋予产品风味。初煮和精煮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的色泽、入味程度、搓松难易程度和形态。在加热煮制过程中鸡肉颜色会发生变化。新鲜鸡肉为浅粉红色。当加热至80℃左右时,肌纤维由浅粉红色变为白色。继续加热,肌纤维又由白色变为黄色。最后变成黄褐色。随着煮烧时间的延长,成品颜色变深、碎松增加。颜色变深是加热过久,非酶促褐变加剧所致;若煮烧时间过短,成品风味不足,颜色花白,且不易搓成松散绒状,成品中常出现干棍状肉棒。因此,初煮2h,精煮1.5h,则成品色泽金黄,味浓松长,且碎松少。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传统技术中精煮结束后要收汁,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采用新技术只要添加的调味料和煮烧时间适宜,精煮后无需收汁即可将肉捞出,所剩肉汤可作为老汤供下次精煮时使用。这样既能达到简化工艺的目的,又能达到煮烧适宜和入味充分的目的。同时因精煮时加入部分老汤,还能丰富产品的风味。 2.烘烤 在传统技术中,精煮收汁结束后脱水完全靠炒松完成。为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新技术在炒松前增加了烘烤脱水工艺。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精煮后肉松坯的脱水是在红外线烘箱中进行。肉松坯在烘烤脱水前水分含量大,黏性很小,几乎无法搓松。随着烘烤时水分的减少,黏性逐渐增加,脱水率达到30%左右时黏性最大,此时搓松最为困难。随着脱水率的增加,黏性又逐步减小,搓松变得易于进行。脱水率超过一定限度时,由于肉松坯变干,搓松又变得难以进行,甚至在成品中出现干肉棍。因此,精煮后的肉松坯70℃烘烤90min或80℃烘烤60min,肉松坯的烘烤脱水率为50%左右时搓松效果最好。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3.炒松 鸡肉经初煮和复煮后脱水率为25%~30%,烘烤脱水率为50%左右,搓松后含水量为20%~25%,而肉松含水量要求在20%以下。炒松可以进一步脱水,同时还具有改善风味、色泽及杀菌作用。因搓松后肌肉纤维松散,炒松仅3~5min即能达到要求。 三、质量控制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 表9-5 肉松感官指标(摘自SB/T 10281-1997) 项 目 指 标 肉 松 油酥肉松 肉粉松 形 态 呈絮状,纤维柔软蓬松,允许有少量结头,无焦头 呈疏松颗粒状或短纤维状,无焦头、糖块 呈疏松颗粒状。颗粒细微均匀、无焦头、糖块 色 泽 呈均匀金黄色或浅黄色,稍有光泽 呈棕褐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 稍有光泽 呈金黄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 稍有光泽 滋味与气味 味浓郁
肉干制品加工技术.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