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营养研究进展 关键词:肉鸭;蛋白质;氨基酸 蛋白质是构成鸭体组织和保证鸭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也是鸭肉蛋毛产品的主要成分。而鸭为保证健康、生长和生产所需要的蛋白质来源是饲料。研究肉鸭对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量和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及生物有效性并将其成果应用在养鸭业实践是肉鸭生产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遗憾的是,尽管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猪鸡的蛋白质、氨基酸营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鸭这方面的研究少,且不系统。鸭及其它水禽的营养研究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研究对我国未来水禽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1蛋白质 蛋白质对肉鸭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查阅有关肉鸭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结果差异较大,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有报道肉雏鸭日粗蛋白质有低至16%(sCott等,1959),也有高至22%(Wilson,1975)的。报道育肥期(2~7周)的蛋白质需要量变异范围为12%~18%(Dean,1985)。美国NRC(1994年)推荐的北京鸭蛋白质需要为:0~2周龄22%,2~7周为16%,种用期为15%。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研究者选用的品种、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选育效果不同。如北京鸭、土番鸭和杂交鸭的蛋白质需要存在明显差异(克拉什尼科夫,1985;Dean,1986;LeClerCq等,1985;沈添富,1988)。而同是北京鸭在澳大利亚、前苏联和美国的标准又各不相同(Siregar等,1982A;NRC,1994)(表1)。②日粮类型和日粮蛋白质质量不同,如上述标准中,0~2周龄蛋氨酸需要量较接近(0.40%左右),但蛋白质需要差异较大。③肉鸭有很强的补偿生长能力,肉鸭由于早期蛋白质不足导致的生长受阻,一般在环境温度适宜和应激最少的条件下,可在达上市日龄前得到补偿(Dean,1972;SChubert等,1981)。④评定指标方法不同,所得结果也不同。一般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为指标时,所得需要量低于以胴体性状为指标所得值。另外,考察整个生长期的生产成绩和只考察前期的生产成绩评定前期的蛋白质需要时,所得结果也不一样(赖宗文,1991)。⑤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以日粮百分比表示时,需要量结果差异较大,若以每MJME中所含蛋白质克数来表示,同样为满足最大增重的蛋白质需要研究结果的差异就较小,0~3周日粮粗蛋白质(GP)水平:北京鸭为17.5~17.7g/MJME(Dean,1985),杂交鸭和番鸭为14.8~15.5g/MJME(Shen,1997;沈添富,1988;LeClerCg等)4~7周日粮CP水平:北就鸭13.5~13.9/GMJME,番鸭和杂交鸭和交鸭为9~10.3g/MJME。) 表1不同国家和地区北京鸭营养需要量推荐值 周龄(周) 美国NRC(1994年) 0~2~7 法国AEC(1993年) 0~3 3~10 台湾畜特学会(1993年) 0~2 2~7 日本农林水产省(1992年)0~4 4 代谢能(MJ/kg) 12.12 12.54 12.13 12.55 12.89 12.89 12.1 12.1 CP(%) 22 16 20 18 22 16 22 16 氨氨酸(%) 0.4 0.3 0.41 0.36 0.44 0.32 蛋+胱氨酸(%) 0.7 0.55 0.80 0.69 0.80 0.80 0.80 赖氨酸(%) 0.9 0.65 0.98 0.80 1.20 0.80 1.1 0.90 苏氨酸(%) 0.67 0.54 0.80 0.61 色氨酸(%) 0.23 0.17 0.20 0.16 0.25 0.20 精氨酸(%) 1.1 1.0 1.20 1.00 1.1 1.0 亮氨酸(%) 1.20 0.91 1.32 1.32 异亮氨酸(%) 0.63 0.46 0.90 0.75 缬氨酸(%) 0.78 0.65 0.88 0.68
肉鸭营养研究进展.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