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营养研究热点 朱泽远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3年世界鸭只存栏数为6.5亿只,而中国就有4.3亿只,雄居世界第一。由于肉鸭商品率高,生活力强,耐粗放饲养,养鸭条件比肉鸡要求低,疾病也少,因此肉鸭饲养业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的产业。但是对肉鸭营养的研究远不如肉鸡系统和深入,我国迄今尚无肉鸭的饲养标准。本文就近年来肉鸭营养应用研究热点作一概述。 1 肉鸭营养需要 表1列出了美、日、法、前苏联和我国台湾省公布的最新肉鸭饲养标准。 表1 世界各国或地区肉鸭饲养标准 美国NRC(1994) 日本(1992) 前苏联(1985) 法国AEC(1990) 台湾省(1988) ASA(1997) 0~2 2~7 0~4 4~ 1~3 4~8 0~3 4~10 0~3 3~ 0~2 2~ 代谢能(MJ/kg) 12.12 12.54 12.12 12.12 11.70 12.12 12.12 12.54 11.50 11.50 12.90 12.90 粗蛋白质(%) 22.0 16.0 22.0 16.0 18.0 16.0 20.0 18.0 17.0 14.0 22.0 18.0 赖氨酸(%) 0.90 0.65 1.10 0.90 1.00 0.89 0.98 0.80 1.00 0.82 1.20 0.81 蛋氨酸(%) 0.40 0.30 - - 0.45 0.40 0.41 0.36 - - 0.47 0.35 蛋氨酸+胱氨酸(%) 0.70 0.55 0.80 0.80 0.77 0.68 0.80 0.69 0.63 0.52 0.80 0.60 钙(%) 0.65 0.60 0.65 0.60 1.20 1.20 0.90 0.80 0.60 0.60 0.70 0.65 总磷(%) - - 0.60 0.55 0.80 0.70 0.65 0.60 0.55 0.50 - - 有效磷(%) 0.40 0.60 0.40 0.35 - - 0.40 0.35 0.35 0.30 0.40 0.36 钠(%) 0.15 0.15 0.15 0.15 0.30 0.30 0.16 0.16 0.13 0.13 0.15 0.15 铁(mg/kg) - - - - 10 10 50 50 80 80 80 80 锌(mg/kg) 60 - 60 60 50 50 50 50 68 68 60 60 锰(mg/kg) 50 - 40 40 50 50 80 70 60 50 50 40 铜(mg/kg) - - - - 2.50 2.50 8.00 6.00 10.00 10.00 8.00 6.00 碘(mg/kg) - - - - 0.70 0.70 1.00 0.20 0.40 0.40 0.40 0.40 硒(mg/kg) 0.20 - 0.14 0.14 - - 0.20 0.20 0.15 0.15 0.15 0.15 维生素A(IU/kg) 2500 2500 4000 4000 10000 10000 15000 15000 5500 5500 5000 4000 维生素D(IU/kg) 400 400 220 220 1500 1500 3000 3000 400 400 600 500 维生素E(IU/kg) 10.0 10.0 0.4 0.4 5.0 5.0 25.0 20.0 10.0 10.0 25.0 20.0 维生素K(mg/kg) 0.50 0.50 - - 2.00 2.00 3.00 2.00 2.0 2.0 2 1 硫胺素(mg/kg) - - - - - - 2.00 1.00 3.0 3.0 2.0 2.0 核黄素(mg/kg) 4.00 4.00 4.00 4.00 2.00 2.00 8.00 4.00 4.6 4.6 4 3 泛酸(mg/kg) 11.0 11.0 11.0 11.0 10.0 10.0 20.0 12.0 7.4 7.4 12.0 10.0 烟酸(mg/kg) 55 55 55 55 15 15 65 50 46 46 50 40 维生素B6(mg/kg) 2.50 2.50 2.60 2.60 2.00 2.00 4.00 3.00 2.2 2.2 3.00 3.00 胆碱(mg/kg) - - - - 500 500 800 600 1300 1300 1300 1000 维生素B12(mg/kg) - - - - 0.025 0.025 0.020 0.010 0.015 0.015 0.010 0.005 叶酸(mg/kg) - - - - 0.50 0.50 1.00 1.00 1.00 1.00 0.50 0.25 生物素(mg/kg) - - - - - - 0.20 0.20 0.08 0.08 0.15 0.10 表1中所列各国或地区饲养标准的主要品种是我国享誉世界的肉用品种北京鸭及其培育的新品种或与其他鸭的杂交种。从表1可知,肉鸭的营养参数许多缺乏实验数据,有不少数据是根据肉鸡营养参数估测而来。NRC(1994)和日本(1992)尚未给出多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建议北京鸭和樱桃谷鸭主要参照ASA(1997)标准,土种鸭和杂交鸭主要参考我国台湾省(1988)标准。 2 脂肪调控 减少肉鸭脂肪的过度沉积是近年来肉鸭营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同鸡相比,肉鸭脂肪的功能和分布有所不同。鸡的脂肪作为能量贮备,它紧连着肌肉组织;而鸭主要为皮下脂肪作为御寒的绝缘层,在鸭体内并无后膜脂肪库或腹脂垫,肌间脂肪仅占胴体的1.5 %,而皮与脂肪约占胴体30%。2.1 日粮能量蛋白比 日粮能量蛋白比对肉鸭脂肪沉积有显著影响。鸭与鸡相比,更易将过剩的能量用于沉积脂肪。Donaldson等(1956)报道,肉鸭脂肪含量与日粮中能量蛋白比直接相关,能量蛋白比高的日粮,使肉鸭沉积更多的体脂肪。Awar等(1985)对北京鸭的研究指出,最大瘦肉率和最少脂肪含量的能量蛋白比为600,相应的日粮能量水平为15 MJ/kg,粗蛋白质为24 %。适宜的能量蛋白比可防止肉鸭脂肪的过度沉积,但受遗传因素影响,不能通过降低能量蛋白比来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而要提高肉鸭胴体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其脂肪含量,必须大幅提高蛋白能量比,这在蛋白质饲料价格昂贵的今天是不可能的。2.2 限饲 限饲是已知可降低数种家畜胴体脂肪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应用于肉鸭效果并不理想。Campell等(1985)将14~56日龄鸭进行不同水平的控制饲喂,饲料转化率有所提高,但生长速度下降,达到相同体重时,体脂差异并不显著。有报道表明,短期限饲对减少肉鸭脂肪沉积无效。2.3 其他 近年来,有不少β-兴奋剂可以改善肉鸭胴体组成的报道,伴随我国禁止使用β-兴奋剂,这些研究仅仅只有理论意义。Dean(1996)研究表明,提高日粮蛋氨酸水平可使鸭胴体蛋白质增加,脂肪率降低。 3 新型抗菌促生长剂的应用 肉鸭抗病力强,但合理使用抗菌促生长剂对提高鸭生产性能、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养鸭户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3.1 黄霉素 黄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强的抗菌力,对耐药性的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效。程伟(1998)在肉鸭中
肉鸭营养研究热点.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