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性腺 学习纲要 鱼类性腺包括卵巢,精巢 学习三个方面 1 一般形态结构 2 不同发育阶段生殖细胞的形态 3 发育的分期 一、精 巢 1 形态结构特点:精巢有一对 位于腹面两侧 体积小,乳白色 形状多样(圆柱状·细带状·多叶状) 精巢有一对位于腹面两侧 2 精巢未达成熟:精巢平直 细线状 表面光滑 成熟时:不规则 盘曲 褶皱 体积最大 真骨鱼类精巢 A精巢的外部形态 B精巢的横切面和纵切面 外腹内白的精巢壁 白膜 向内形成的隔膜 精小叶 间介组织 精小叶 (结缔组织) 间介组织是一个连接体,小叶体积增大,它就变小 具有分泌功能 输出管 在边缘内侧 与成熟精小叶相通 有分泌功能 精小叶 精小叶的形态大小多大不一样(横切面) 分出:精小叶,精细管,壶腹 它们是不同形态的同一种结构 每个小叶边缘都有精小囊,囊内发育同步 精小叶中间有空腔,是排精子的通路,形成精子后都向中间靠拢 成熟的精巢的横切面 2 不同发育阶段生殖细胞的形态 精原细胞 (spermatogonia) 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rmaetocytes) 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s) 精子细胞(spermatid) 精子(spermatozoa) 精原细胞(spermatogonia) 精原细胞圆形,直径为9~15μm。细胞质为弱嗜碱性。 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s)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比精原细胞小,平均为4.0~5.5μm,核染色质丰富,所以染色比精原细胞深。 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s) 次级精母细胞,呈圆形,较小,直径为3.5~4.0μm,细胞质很少,核的嗜碱性增加,存在的时间短暂。 精子细胞(spermatid) 细胞小,直径为2.5μm,无明显的细胞质,只含有强嗜碱性的细胞核。 精子(sperrnatozoa) 精巢中最小的一种细胞,有特殊的形态。多数鱼类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 2、精巢发育分期 Ⅰ期:精小叶未形成,精原细胞; Ⅱ期:精小叶形成,精原细胞; Ⅲ期:精小叶出现腔,少量初级精母细胞; Ⅳ 期:出现各种生精细胞; Ⅴ期:充满成熟精子; Ⅵ期:精子排出。 二 鱼的卵巢(形态结构) 成对位于体腔的腹中线两侧 未成熟的卵巢呈条状 成熟后内有卵粒体变大 外有腹膜内有白膜 白膜 板层状结构 产卵板 成熟突破滤泡膜跌入卵巢腔 卵巢的外部结构 刀鲚的卵巢 卵子 1、不同发育阶段生殖细胞的形态 第Ⅰ时相 第Ⅱ时相 第Ⅲ时相 第Ⅳ时相 第V时相 第Ⅰ时相 卵原细胞,体积最小,直径为12—22μm,有明显的细胞核。 第Ⅱ时相 初级卵母细胞小生长期,细胞呈多角形,直径为 90~300μm,细胞质嗜碱性,有卵黄核。 第Ⅲ时相 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为250~500μm,有二层滤泡膜,出现辐射带,细胞质为弱嗜碱性,出现液泡和少量卵黄颗粒。 第Ⅳ时相 晚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直径为800~1580μm左右。辐射带增厚,卵黄颗粒几乎充满核外空间,细胞质嗜碱性,细胞核极化。 第V时相 次级卵母细胞,明显的极化现象,核膜溶解,细胞掉到卵巢腔中或排出。 各时期卵巢的切片图 2、卵巢发育分期 Ⅰ期:卵原细胞; Ⅱ期:初级卵母细胞小生长阶段; Ⅲ 期:初级卵母细胞大生长阶段; Ⅳ期:晚期初级卵母细胞阶段; Ⅴ期:次级卵母细胞阶段; Ⅵ期:卵排放。 鱼类性腺 精巢:认识精巢的一些基本组织,了解生殖细胞各个形态,分期及相关特点 鱼类卵巢:用联系的方法认识精巢的一些异同,掌握各时相细胞的特点,识记相关的分期特点 * * 1精巢2肾脏3输尿管4输精管5泄殖孔6输出管7腹膜8白膜9精小叶10间介组织11小叶腔 每个小叶边缘都有精小囊,囊内发育同步 精小叶中间有空腔,是排精子的通路,形成精子后都向中间靠拢 1卵巢 2肾脏 3,4输尿管 5输卵管 6泄殖腔 中华鲟卵 弹涂鱼卵
鱼类性腺.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