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002
第二章 藏象 032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094
第四章 经络 128
第五章 体质 156
第六章病因 170
第七章发病 196
第八章 病机 207
第九章 防治原则 240
· 2 ·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点表解】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元
概念 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其概念源于“水地说”) 气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说
(其概念源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精或气构成(西汉时被元气说同化)。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充
精气的存在形式 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
有形: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含义: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
气化 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如“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
“天地一体”。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的生死过程,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也即气之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形式气的运动:称为气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 ·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含义:精,即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及脏腑之精。
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