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病证。 临床应用时,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交蒸者,配清热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本品甘淡渗利,性平不偏,并兼补虚,入脾、肾、心经。既能渗湿利水,又能健脾宁心,凡水湿、停饮无论寒热或兼否脾虚皆宜。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诸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茯苓配猪苓: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猪苓甘淡性平,功专利水渗湿。两药合用,利水渗湿力强,治水湿内盛或兼脾虚者。 安神常以朱砂拌用。 本品有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胃肠功能、保肝、镇静、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薏苡仁 禾本科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本品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经。生用微寒,能渗利水湿、清热,兼除痹排脓,水湿兼热者宜投。炒用平而偏温,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用。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泽泻 泽泻科泽泻的干燥块茎。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泄,入肾与膀胱经。既善利水渗湿,又能清泻肾与膀胱之热,故为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所常用。 利水渗湿,泄热。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痰饮。 本品有利尿、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减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等作用。 车前子 车前科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寒。归肾、肝、肺经。 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 、肺经。既能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等证;又能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能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1、湿热小便不利、淋痛,水肿兼热。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