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人类居住地——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了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2、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五带和地球上的不同的生活环境。3、使学生知道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我国的人口、疆域、海域等情况。4、培养、激发学生了解祖国国情的热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5、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和使用地球仪的技能。课时 :? 四课时 第一课? 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居住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2、培养学生热爱人类家园、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推测地球形状的年代以及我国指南针对世界航海事业的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教具准备:1、地球的照片、祖国地形图;2、“高原”景观图。板书设计:形状——球体 大小——赤道周长4万千米?????????? 平原:居住、农田、农作物地形?? 高地:草原牧场?? 牲畜?????? 海洋??????????????? 树木??? 水??? 河流????????? 山地:森林、矿山???? 矿产????????? 湖泊????????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带领学生学习社会课,先浏览一下本学期的课本目录,了解学习内容。二、学习课文1、概括上期学习内容。这一册,我们要了解一下最大的社区概况。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不到边的天空,望不到头的大地,很大很大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有多大,你们知道吗?2、讲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老师相应地出示地球照片,白色的是什么呢?蓝色的是什么,黄色的是什么呢?小结:经过了几千年的探索,研究,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等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民认识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地球有多大呢?让学生读书,形象、具体的从感性认识入手。提问: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长时间?(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计算。得出要一年多时间。)3、讲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引导学生看图,这些图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人们在这些自然环境中从事什么活动,给人们提供了什么资源?(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结:这些都是土地资源,水资源。读书上的句子,勾出重点句。三、巩固练习1、讨论书上说一说的内容。2、把今天学的内容中的重点编成一首儿歌。地球地球是球体,最大纬圈四万千米,球上有水和土地,人们生存不能离。 ?第二课? 地球与地球仪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使学生知道地轴、两极和赤道在地球仪上的位置,知道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3、使学生能在地球仪上查找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重难点:1、了解什么是地球仪及其简单结构。2、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查找。3、记住本课的基本概念。教具准备:地球仪 、 两半球地图及世界政区图。板书设计:第二课? 地球与地球仪 七大洲:????? 亚、欧、非、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抽人读自己编的地球歌2、人类在宇宙中,居住在哪里?地球是什么形状?二、学习新课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大得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形状,为了便于我们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出示地球仪)叫什么?(板书课题)2、观察地球仪。什么叫地球仪?为什么要制作它?引导学生读书,勾出重点句子。3、仔细观察地球仪,认识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带领学生在地球仪上查找,并简单地讲讲这些概念的常识)小结:本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正确的运用,把这些知识记住。读课本上第二、三、四段。4、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观察地球仪,蓝色的表示什么?被海洋包围的黄棕绿色表示什么?(学生读书后,讨论)全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出示东西半球图,带领学生查找七大洲,四大洋。边找边认识最大的和最小的洲、洋。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作业2、在地球仪上查找我国的位置3、背《洲、洋歌》 ?? 亚、欧、非、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对部分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平时的知识,讲一讲经线和纬线的作用和划分的知识 第三课?? 地球上不同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地球上出现了热量差异的五带。2、知道五带的分界线,简单了解五带的气候特征。教学重难点:理解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与地面冷热的关系。教学准备:地球仪或两半球图。板书设计:太阳把光、热带给地球 地球上的五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认识了地球仪后,今天我们要在地球仪上认识五带以及地球上的不同生活环境。二、学习新课1、地球上的五带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三幅图,看一看谁在什么环境中干什么?(学生分小组说,再抽人说)引导学生从人影的长短来观察阳光的照射情况。学生举例,说出太阳的直射和斜射引起气温变化的现象,说明阳光与地面热量的关系。观察地球仪,认识五带。它们以哪条纬线做为分界线?小结:五带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实际上,地球表面上的热量是逐渐变的,没有显著的界线。2、人类生活的不同地带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哪一个洲位于寒带,气候怎样?热带有哪几个洲,气候如何?温带有哪几个洲,气候怎样?(学生边看地球仪,边小组合作学习)小结:学习了这部分,知道了南极洲大部分在寒带,那里经常冰雪覆盖,欧洲、亚洲、北美洲大部分在温带,四季分明,非洲、南美洲大部分杂热带,大洋洲北部也在热带,这里终年炎热,没有寒冬。讨论:我们生活的地方属于哪个带?气候有什么特点?三、巩固练习1、做游戏 老师说一个带,学生抢答分界线名称2、读《五带歌》地球光热太阳来,照在球面分五带。中间直射光线多,终年炎热称热带。两头斜射太厉害,寒带最冷冰雪盖。热、寒带间是温带,四季分明好自在。 第四课? 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和人口数。知道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和海域。2、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的位置、人口、国土面积、疆域和海域。2、查找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我国的临海、主要大岛。教具准备:两半球图 、 中国政区图。板书设计: 第四课? 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全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 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12亿?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疆域和海域?? 辽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会唱《龙的传人》这首歌吗?听录音 龙的传人指什么人?二、学习新课1、世界中的中国 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地球村,其中居住着50多亿的地球村民,其中有1/5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全称叫什么?齐读,读得自豪。??? 指导学生看图,读书,了解我国的国土、人口。(学生边读边勾画)祖国在地球的哪半球?(东半球 也在北半球)我国在哪一洲的哪部分?(亚洲的东部)在哪一个洋的哪一岸?(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处在五带中的哪个带?(大部分在北温带,一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讨论:这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小结:广阔的海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处于温带,一部分处于热带,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发展经济。2、疆域和海域。我国辽阔的国土包括疆域和海域。疆域指大陆部分,海域指海洋和岛屿部分,我国的疆域和海域有多大呢?学生看书本,自读。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出示拼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师生一起拼图,边拼边说说在什么位置)我国的海域主要大陆的什么方向?(东方)从北到南我国大陆濒临哪几个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主要岛屿(台湾岛? 海南岛)3、了解我国的国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加深控制人口,保护资源的紧迫感。三、巩固练习师生对口赛:老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 第二单元? 我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知道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2、使学生学会在中国政区图和省级行政区简表上查找省级行政区及省级行政中心。3、使学生了解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以及北京的改革新貌,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 查找省级行政区 教学目的:1、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知道我国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2、使学生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查找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及省级行政中心。3、使学生会在“省级行政区的全名、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上,查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4、使学生知道台湾省、香港、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知道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教学重难点:1、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知道台湾省、香港、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学会在中国政区图和省级行政区简表上查找省级行政区及省级行政中心。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放大挂图、小黑板。板书设计:中央 省(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三级县(自治县、市) 乡(镇)教学过程:一、做游戏引入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订正后,指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省、县、乡三级,自治区、自治县是民族自治的地方。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亲人说说他们在什么行政区。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查找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出示中国政区图挂图
小学社会第03册教案(人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