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社会第0910册教案(人教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5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5 09:33:4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社会第0910册教案(人教版).doc介绍

1.林则徐和鸦片战争
【】
2.金田起义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四起义的主要原因。
    2.知道金田起义的领导人以及起义的时间、地点、太平天国的建立过程。
    3.理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目标l、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1.有关的彩色投影片;
    2.中国政区图、广东省地图;
    3.自制太平军进军路线图。
【教学时数】
    l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回评
    境空。
    1.(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2.1840年6月,英国政府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了罪恶的(    )战争。
    3.鸦片战争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我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从此,中国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二、认定目标
    1.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第一单元“光荣的革命传统”的第一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金田起义)。
    2.板书课题、读题。
    3.教师抓住课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金田是广西的一个村名;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当时为什么要起义、谁带头起义、经过怎样、起义有什么意义。)
    4.简单地板书目标。(参考以上教学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目标1,解金日起义的原因。
    1.阅读第一自然段,想想鸦片战争后,人民的生活怎么样?为什么?
    2.指名回答后,板书:生活贫困
    3.教师简单解释“封建地主”与“帝国主义”。
    4.小结。回应目标1,板书:起义原因
    (二)目标2。知道金日起义的领导人、起义的时间。要点、太平天国的建立过程。
    1.过渡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农民要起义,就需要有带头人,这个人是谁呢?他是怎样做的呢?请注意听录音。
    2.听录音(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3.思考:(投影出示)
    ①洪秀全的家乡在哪里?(在地图上找出来。)
    ②洪秀全为这次起义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③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
    ④起义的队伍都是些什么人?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谁?他说了些什么?宣告了什么?
    ⑤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什么时候攻下南京,定都在哪里?
    4.以上问题先由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请代表回答。
    第①题回答后,投影中国政区图找出广东,投影广东省地图找出花都市即过去的花县。
    第②题回答后,板书:拜上帝会
教师接参考书简单说明“拜上帝会”的目的。
    第③题板书: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金田村
再在课文插图中找到金田村,同时在以上板书“起义”前面写上“金田”,补充成“金田起义”。
    第④题板书:贫苦农民
                洪秀全太平天国
    学生回答板书后,投影歌谣与插图,想象当时起义盛况。
    第⑤题板书:定都天京
    5.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理解当时起义盛况。
    6.小结:引导学生接板书、插图说出太平天国的建立经过:创立拜上帝会对贫苦农民纷纷加入,人数很多一。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叶建立太平天国。
    最后教师指出这就是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又叫太平天国运动。
      7.总结性板书:运动(在“太平天国”后面写上)
                      即“太平天国运动”
      (三)目标3。理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意义。
      1.过渡语:太平天国运动最后怎样呢?请阅读最后一段。
      2.找出这次运动持续的时间、作战活动的范围、能起到什么作用。(准备抢答)
      3.总结后板书:时间长
                     范围大
                     动摇清政府
     4.简单解释:清朝、崩溃、没落。
     5.小结回应目标3。
四、达标测评
    1.填空:(第①、②题每空20分,第③题20分)
    ① 1851年爆发了由()领导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
    ②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   ),把南京改名为(  ),定为国都。
    ③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广泛开展了打击帝国主义和抗清的斗争,加速了清朝的(  )和(  )。
    2.竞赛。
    方法:分四组,每组派2名代表,把写有“金用村”。“天京”的卡片,贴到自制的“太平军进军路线图”适当的位置上,按快慢顺序每组的同学分别加上20分、15分、10分、5分。
    3.以上练习由同桌互相交换评分、加分、改错。
五、总结
    今天学了些什么?(接板书指多名学生复述)
【板书设计】
                      2.全田起义
            原因生活贫困
            准备拜上帝会
           (动摇清政府)
  课后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抵抗侵略,反对列强的顽强意志。
3.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知道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的时间及得名。
    2.了解黄海大战的简单经过及邓世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认识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
    3.知道(马关条约)是清政府妥协投降,与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又一卖国条约。
    4.知道戊戌变法的简单经过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教学重点】
    目标2、4。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政府为什么要卖国?
【教学准备】
    课文图册、(甲午风云》电影、录像片断、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前程目评
    填空:
    1.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6)月。
    2.liu年8月”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导语: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便陷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凌辱。但是中国人民是不可屈服的,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与侵略者作殊死的斗争。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3.板题。
二、认定目标
    (用投影片出示)
三、导学达标
    1.审题,完成目标1。
    ①理解:甲午戊戌
    简介: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符号。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12个符号。
    天干和地支各一符号合成干支,如:甲子、乙丑……当天干10个符号排完后再从甲字连排得甲戌、乙亥、丙子……以此类推。天干地支22个符号依次排列一轮为年,称为一甲子。
    ②理解: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A.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那年按历法排为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
    B. 1898年为戊戌年,那年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等人上书,实行变法维新,所以称之为戊戌变法。
    2.学习第一部分:黄海大战,完成目标2。
    ①阅读课文,了解黄海大战的简单经过。
    ②提问:找出黄海大战的时间、地点及起因。
    时间:1860年地点:大东沟
    起因:遭日本舰队突然袭击。
    (老师:从这里可以证明:黄海大战完全是日本侵略军挑起来的。他们是在蓄意寻衅,有意挑起战争。)
    ③在大战中,中国官兵表现得怎样?最突出的是谁?
    简介:丁汝昌邓世昌
    ④指名叫同学讲述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军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过程。
    ⑤放录像:(甲午风云)电影片断、邓世昌率全舰冲向敌人的一刹那壮烈情景。
    (老师:海战中,我方官兵表现得非常顽强英勇,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民族气节。但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却以保存实力为名无条件投降让步。下面接着学习第二部分:卖国的(马关条约》。)
    3.学习第二部分:卖国的(马关条约),完成目标3。
    ①阅读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提问,板书:A 割让……
                b.赔偿……
                B.允许……
    ②为什么清政府要无条件卖国求和?
    结合前面第1、2课内容,讨论。
    (老师小结: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腐败以及对人民残酷的压迫、剥削,在外,各帝国主义不断挑起事端,引发战争;在内,农民起义造反此起彼伏。清政府为了保住自己发发可.危的统治,因而不惜用割地、赔款的办法向侵略者卖国求和。这一行为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我们再来学习第三部分:(戊戌变法)。)
    4.学习第三部分:戊戌变法,完成目标4。
    ①阅读课文,了解变法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马关条约》激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慨。
   经过:康有为等上书(历史上称“公车上书”)
纠光绪帝:感动、接受、发布政令、实行变法。
结果:慈模太后:囚禁、废除、逮捕、杀害、惩办。
  (终于失败。(103天,百日维新)
    ②简介几个重要人物: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是南海市丹灶镇人)梁启超谭嗣同
    b.光绪帝
    c.慈禧太后
    5.小结:引导学生把三个内容简单串起来。
四、达标测评
    1.填空: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
小学社会第0910册教案(人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社会第0910册教案(人教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