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社会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4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5 09:33:4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社会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介绍

                 第一课  东北大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能够在中国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
      2.使学生知道东北大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知道要保护森林资源和珍稀动物。
      3.使学生知道东北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林业基地。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地形和丰富自然资源。
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图作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谈话
2.板书课题(第一课,东北大地)并指出我国东北的大致位置。
             A.问:“东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B.展示“中国地形图“教学在图上指出的大致位置,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位置的位置,以及东北平原的位置。
             C.展示:东北雪原图,让学生观看东北严冬的雪景。
             D.师述:虎森小朋友的家就在林区,首先让我们拜访一下他的家乡。
           3.分部分学习课文。
            (1)我国最北的地方
                 A.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再次在中国地形图上指认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B.东北地区冬季、夏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人们的穿着是否相同。
                 C.讨论
                 D.师小结
            (2)学习“林海雪原”
                 A.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为什么说我国的东北的林海是一座大宝库?
                 B.讨论
                 C.出示红松图,具体感受这种“林中之王”的形象
                 D.读一读(P5 读一读)了解著名的东北“三宝”。
                 E.问:东北北原上生产那些农作物?
                 F.师介绍东北平原以前的情况。
            (3)学习“重工业集中”
                 a.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讨论。
                   1.东北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有哪些条件?
                   2.说说什么条件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基地的形成。
                   3.课文是怎样介绍鞍钢的?
                 b.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三大工业基地(鞍山、大庆、吉林)
                 c.师小节
           三、总结课文
                    第二课   华北平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华北平原农村人们生活及其条件的改善。
         2.使学生知道华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和棉花,认识它们对人们的饮食习惯
           和棉纺织工业的重要影响。
         3.使学生了解华北平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教具准备
         1.仿制“孟芳的家乡”放大彩图
         2.幻灯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引题   (幻灯片打出)
            2.板书课题:第二课  华北平原
 二、新课教学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导看图:在图上找出流经华北平原的几条河流
             (2)师述: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
            2.学习第二部分:红砖房暖烘烘的炕
              (1)师指定“孟芳的家乡”图画上的一个村落,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
                   问:孟芳家所在的村庄怎样?
              (2)孟芳家居住的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孟芳家的陈设怎样?了解“土炕”
              (4)引导观察插图“农民的新居”
              (5)师小结
             3.学习第三部分:麦浪滚滚棉花白
              (1)教师请学生饱含激情朗读第一段
              (2)让学生读课文,讲一讲:华北平原的土壤和气候怎样?为什么人们 
                   把孟芳的家乡赞誉为“粮仓”和“棉乡”
              (3)完成第15页的“说一说”和“做一做”
              (4)请大家读读“爸爸的工作经历”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4.学习第四部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1)联系学生已学的知识采用复习,讨论的方式,说一说。
                   A.华北平原有哪几条主要铁路?
                   B.读“华北平原的交通网”找出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C.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了解天津的地位。
                          第三课   黄土高原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的范围及黄土高原的主要地形特征。
使学生初步了解黄土高原上的环境特点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使学生知道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丰富的煤炭资源。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幻灯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风沙的“杰作”
引导学生看19页地图和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让学生在图上找出黄土高原,指出它的范围并大致指出宝娃家乡的位置。
窑洞风情
宝娃的家住在哪里?这种住房有什么特点?
     幻灯展示原景观图片并请同学们看,宝娃的家乡 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虎森孟芳的家为什么不住窑洞?
因地制宜保持土
师:咱们就请宝娃给咱们们介绍一下黄土高原农作物的情况。为了方便我们拟订了下面的访问提问。
黄土高原上都种植哪些农作物?以什么作物为主?一年收获几次
这些农作物都种植在哪些地方?长势怎样?收成如何?
这里发展农业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现在黄土高原的面积发生了哪些变化?
煤沙
为什么称煤海是“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
煤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黄土高原有“煤海之称”?
                    同学们读“煤海”这段后,然后再请“宝娃”小朋友回答这几个问题。
完成P24“找一找”
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三课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窑洞  风情
农业:梯田 以小米为主  农林牧综合发展
煤海:储大量 分布广 黑色金子  工业粮食
                          第四课    江南水乡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江南水乡的环境特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水乡面貌的巨大变化。
使学生知道江南水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以及江南水乡主要的农产品。
使学生初步了解江南水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
教具准备:幻灯片、地图挂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用幻灯片打出中国地图
教师复习提问:我们在第二课华北平原这一课中到了谁的家乡?
谈话引出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5页。
新课教学
全班朗读本课引文。
在幻灯片打出的中国地图中,请同学们找出长江,水生家乡在地图中的位置。
出示“太湖流域”挂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中找出“太湖”“京杭运河”“京沪铁路”和 “苏杭”“无锡”“杭州”
教师小结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小桥流水人家”
A分别请四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引导看课文插图
B 请同学们描述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
C教师向学生提问
江南水乡的交通为什么有“南船北马”说法
江南水乡的春夏冬秋的气候特点
江南水乡夏半年和冬半年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江南水乡雨量充沛 湖塘密布 人们利用这充足的水源养什么?种植什么?
小结
学习第三部分:“欣欣向荣的乡镇企业”
教师请三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让同学们议一议:讨论:江南水乡乡镇企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江南水乡的苏州有“丝绸古成的关系”让学生读一读“丝绸”
让学生读书“说一说江南水乡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情况,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怎样?
          三 总结
                 板书
第四课  江南水乡
                    一  小桥流水人家
                     二 鱼米之乡
                    三  欣欣向荣的乡镇企业
第五课  上海市
教学目的
了解大城市人们生活的特点。
了解上海的交通工业,商业等方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知道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对上海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城市人们的生活及上海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教学准备:
           家中使用过
小学社会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社会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