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君主唐太宗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唐朝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使同学们知道和了解唐太宗是个开明的皇帝及其较为开明的少数民 族政策和边疆地区各族与中原的唐朝的密切关系。 (3)让同学们知道和了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成婚使对加强汉族和吐 蕃的友好和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让同学们懂得中华民族是由许多兄弟民族共同组成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团结互助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教学重点: (1)开明皇帝唐太宗的言行及他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所做的努力。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于加强唐、蕃之间的友好和促进吐蕃经济、 文化发展所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 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育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互说一说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及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 (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早在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在我国形成了。在这以后,各民族相互学习、不断融合,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到了唐朝,中华民族各族间的交往出现了一个高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切与唐太宗李世民所起的作用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开明君主唐太宗 2、新课部分 唐太宗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他是怎样看待皇帝与百姓的关系的呢?同学看 出示: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他用此来告诫自己和其他人要注意减轻百姓的负担。 我们从此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个比较开明的皇帝。 板书:唐太宗(李世民):开明的皇帝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看一看这位开明的皇帝还有什么值得人们颂扬的事迹呢? 同学进行学习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唐太宗善于用人)(唐太宗能接受不同意见)(开明的民族政策) 在同学分组向大家介绍时,教师要给予适当而及时的引导和补充。 善于任用人材:魏征、长孙无忌等人。 接受不同意见:魏征进谏等实例。 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视同仁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北方少数民族尊他为“天可汗”。 板书:善于用人 接受不同意见 开明的民族政策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当时中华民族各兄弟民族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少数民族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唐朝的都城长安来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也随他们传到了各兄弟民族中间,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各兄弟民族间的交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说到唐朝与兄弟的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人们一定会想起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千古佳话。 板书: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是唐太宗时期的吐蕃首领,他统一青藏高原各部落后,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吐蕃政权。他非常崇尚汉族的文化,主动和唐朝交往并多次派人向唐太宗求婚。 开明的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使得汉藏两个兄弟民族成为一家人,从而大大促进了相互各方面的交流。 出示: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成婚使汉藏两族关系得到了加强,同时也为藏族地区带去了农业用的种子和汉族地区比较先进的科学和技术。 板书:增强汉藏间联系,促进藏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据历史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许多书籍、手工艺品,带去了谷物和蔬菜的种子,同时还带上了五百名工匠。特别是这些工匠把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了西藏,这一切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得当地藏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提高。松赞干布还派了许多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汉族的文化与技术,使得吐蕃的文明程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民族团结的贡献,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汉族地区广为流传,也因为如此,藏族人民更是将这位为他们的文化经济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汉族公主当做神来供奉于庙堂之中。 同学们读一读西藏人民歌颂文成公主的歌词吧。 3、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课,说一说唐太宗是个怎样的皇帝?你对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成婚有什么评价? (唐太宗是个开明的皇帝,他听从不同意见,善于用人,尤其他的少数民族政策得到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拥护。)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成婚加强了汉藏间的联系,促进了藏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板书设计: 开明君主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用人 接受不同意见 开明的民族政策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增强汉藏间联系,促进藏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民族英雄戚继光和郑成功 教学重点: (1)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对台湾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2)康熙皇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以及其正义战争的性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正义战争。 教育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朝的大统一”一课,元朝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元朝以后,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到了明朝后期和清朝初期,外国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在外敌当前的时刻,各族人民勇抗强敌,给外国侵略者坚决的打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与统一。其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者就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典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板书:第四课 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2、新课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上的汉族和高山族等人民世代生活在这里。然而,荷兰殖民者的入侵打破了这里人民平静的生活。 出示[情景1] 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者的凌辱和压榨。在这种情况下,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名中国将士横渡台湾海峡,准备去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神圣领土台湾。台湾人民热烈欢迎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他们参与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斗。一六六二年,在郑成功和台湾人民的抗击下荷兰殖民者被迫撤离台湾。美丽的宝岛台湾终于以又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 板书:一六六二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直到今天,台湾的人民仍然对这位民族英雄十分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一同学读书:读一读(P84页),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边听边思考。 (打跑了欺压台湾人民的荷兰殖民者。)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不允许军队欺负百姓。) (让台湾人民的子女上学。) 郑成功不仅收复了台湾而且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建设台湾。 板书:发展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因此,台湾的人民非常尊敬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 在我国历史上,清朝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康熙皇帝是清朝前期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在做皇帝期间,亲自主持粉碎了多次企图分裂中国的叛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特别是他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对沙俄侵略进行的雅克萨之战更是被世人所称颂。 沙俄军队为了获取财富强行侵入我国的北部的雅克萨地区。 他们先是强买强卖,而后发展到杀人放火,抢掠财物,甚至像野兽一样吃人肉。 生活在当地的达斡尔人族同胞恨透了这些沙俄强盗,同他们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 出示[情景2] 清政府得知此事后多次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领土。但是,他们反而增加了这里的兵力,妄图长期霸占雅克萨。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于一六八五年亲自率领中国军队的三千名将士我一百多只战船,进攻强占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 板书:一六八五年 康熙帝 攻打雅克萨 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支持祖国的军队,他们帮助清朝军队修堡垒,建船舶,运送粮草,侦查敌情。 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援下,中国军队将雅克萨城中的敌人包围,在大炮和火药箭的猛烈攻击下,沙俄侵略者死伤惨重不得不举起了白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迫使沙俄政府同意停战,经双方谈判中俄签订了有关边界的《尼布条约》(见扩展材料) 板书:沙俄军队投降 北方的各族人民又过上了和平的生活。康熙皇帝打击沙俄侵略者,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事迹也载入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册中,为后代所颂扬。 在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上,多有战争。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两场正义之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正义战争有什么特点。教师从战争的目的、战争的原因等多方面引导同学的讨论。 (是否无端挑起战争,是否是侵略战争等) 3、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同学们看板书,了解郑成功和康熙帝抗击荷兰和沙俄的情况。 板书设计: 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一六六二年 郑成功 收复台湾 发展经济和文化 一六八五年 康熙帝 攻打雅克萨 沙俄军队投降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简单情况。 (2)使同学们知道忽必烈统一全国建立元朝的基本情况。 (3)使同学们认识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对统一蒙古和全国所作出的贡献,知道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统一使得元朝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反对分裂、拥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结束了蒙古草原上混战和仇杀的 局面。 (2)忽必烈使我国重归统一。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教学难点:
小学社会第0708册教案(人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