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教 材 分 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年月日;2、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4、统计的初步知识;5、分数的初步认识;6、小数的意义和性质;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8、总复习。 年月日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作好了铺垫。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和应用题是在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扩展,新授知识点是出现了中小括号,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今后学习更繁琐的四则混合运算(带有大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打基础的。应用题的学习是在一步、两步计算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的,将解决中间问题的思维策略进行概括和提高,重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平行四边行、三角形和梯形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的。这些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组合图形知识打好了基础。统计的初步知识学习,则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在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数据采集整理、制作简单统计图表及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统计知识打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习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数的概念的进一步扩展。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打好基础。学生在理解分数含义后,进而学习小数的意义、性质等有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后进行教学的,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混合的四则运算打基础。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1、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的能力。 2、分数、小数意义的理解,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改写。3、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学校:洪合镇小 班级:四(5)教师姓名:刘建坤 制定日期:03年2月12日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我班现有学生49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在同年级中是比较好的。我班的特点是:学生学习主动,优秀率及合格率等指标一直处于全镇前列。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对其要求较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较稳定。如张亦雯、张亦宵、许灵佳、施彬、姚磊杰等;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徐伟、应炳良等。也有几位同学尽管学习态度端正,但由于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偏重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不够灵活,所以成绩也不够理想,如葛驾燊、张佳丽、冯梅等。班内有十多位同学对数学奥林匹克较感兴趣,在上学期的全镇数学竞赛中,有多人获奖,综观全班的整体状况,具有较强的实力。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徐伟同学开了红灯(只得46分),成绩下降明显,这与我在上学期对他缺乏个人辅导有很大关系,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优秀率得到提升。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措 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2、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月进步之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抓好班级数奥兴趣小组的辅导,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4、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教学 研究 重点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是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重点。 200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1 2.12~2.15 年月日的认识、24时计时法 共2节 2 2.16~2.22 求经过时间、练习一、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1+1+3共5节 3 2.23~3.1 四则混合运算文字题,应用题例1例2。 2+3共5节 4 3.2~3.8 练习五,应用题例3、4、练习六、例5。 1+1+2+1共5节 5 3.9~3.15 应用题例6、练习七、例7、练习八(一) 1+2+1+1共5节 6 3.16~3.22 练习八(二)、第二单元复习、测验。 1+3+1共5节 7 3.23~3.29 射线和角、垂线。 4+1共5节 8 3.30~4.5 平行线,练习九、平行四边形面积、练习十 共5节 9 4.6~4.12 三角形认识、分类、面积,练习十一、、练习十二 共5节 10 4.13~4.19 梯形的认识、面积计算,练习十三、组合图形 共4节 11 4.20~4.26 练习十四、第三单元复习、测试。 2+2+1 共5节 12 4.27~5.3 统计的初步知识。 共3节 13 5.4~5.10 分数的初步认识。 共2节 14 5.11~5.17 分数大小比较、小数的意义、练习十六、小数性质。共5节 15 5.18~5.24 大小比较,练习十七、小数点移动、单、复名数 共5节 16 5.25~5.31 练习十九、求小数近似数、练习二十、单元复习 共5节 17 6.1~6.7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二十一、二十二 共5节 18 6.8~6.14 简便计算、练习二十三、单元复习,总复习 共5节 19 6.15~6.21 总复习,期终综合复习 共5节 20 6.22~6.28 期终综合复习 若干节 课题 练习三 页码 P16~18 作业本 P9 课型 新课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牢固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四步混合运算式题和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计算四步混合运算式题和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难点:带有中括号的四步混合运算式题的熟练计算。 教具准备 式题卡片,投影设备等。 教后随笔 教 学 过程 口算练习(用卡片出示): 460+540 76×30 840÷70 100-26 340×2 96÷24 780-290 180×40 9000÷150 9000-5000 29×100 8000÷1000 0÷64 354×0 560÷560 列综合算式: (1) 铁路全长840千米 每小时行 再行?千米 70千米 行了?千米 行了5小时 设计意图: 数 学 备 课 笔 记 上课日期 月 日~ 月 日 第八册总第( 9 )教时 教 学 过程 每箱24瓶 汽水?瓶 65箱 共?瓶 每箱24瓶 可乐?瓶 35箱 24×65+24×35 24×(65+35) 每箱24瓶 (三)共?瓶 汽水65箱 共?箱 可乐35箱 三、文字题练习: 72除以4的商减去5,再乘以11,积是多少? 180减去120除以40,再加上25的和,差是多少? 68200除以40的商减去21与53的积,差是多少? 112除以14的商加上70,再乘以12得多少? (5)210减去35与47的商,所得的差乘以45,积是多 先讲讲解题的思路,将题目进行压缩,在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P17文字题的列式,然后进行计算。 进行校对,讲评。 四、计算练习 2940+(4247-1823)÷6[378-(58+14)]÷18 7553÷[(500-175)÷25] 463-258+369-147 228×34÷102×5 936÷78+27×14
小学数学第08册教案(浙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