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一课 好朋友 教学目标 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内容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 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编创与活动 表演《拉勾勾》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进行歌表演。 编创与活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进行歌表演 教学难点:编创 教学过程 小朋友排队进教室,师安排座位。 导入 1、从今天开始,小朋友就是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了,相信你们一定感到很自豪。那么在这一学年当中,你们的音乐课就由我来上。你们知道音乐课都学些什么吗?对这位小朋友说的非常好。我们将学唱歌、跳舞、做游戏。我想每上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上音乐的。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板书“廖”,这是老师的姓,以后小朋友就叫我“廖老师”。 2、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进行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一定想知道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吧?我们先来学唱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你的名字叫什么》。学会了这首歌之后,你就可以用歌声去认识其他的小朋友了。你们想学吗? 听录音,让学生学会聆听。 师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学生在听时可轻轻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 跟着师琴声轻轻唱。 师唱学生回答;学生和学生边唱边问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表演。 编创与活动 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表演一个自己很拿手的节目: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一定学了唱歌和跳舞,下面老师就让小朋友来比式比式,看看那位小朋友表演的节目好。 让学生以个人的方式或小组形式,面向大多数学生展开活动,人人参与,给每个人参与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表现力。 每一个节目表演结束后,全体学生以拍手的方式给予表演者鼓励。 课堂小结:这是一年级小朋友的第一堂课我想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这一节课更多的是以游戏为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内容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学唱《拉勾勾》 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学重点:学唱《拉勾勾》 教学难点:让学生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听《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师:刚刚小朋友在进教室时听的音乐好听吗?下面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晚上,小主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地爬了出来。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注意听音乐,复听时,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现出来。 请小朋友想像着玩具兵的样子表演。请学生自由上来表演,注意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学唱《拉勾勾》 听录音。看图与听唱相结合,指导学生看图形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 师范唱。要求自然亲切,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师之情动生之情。生可边听边拍手,随老师的歌声轻轻唱。注意发现学生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师唱学生回答。 让学生自己回答自己唱。 评出表演好的学生。 课堂小结: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师生和唱游结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有层次的唱游活动中既熟悉了歌曲旋律,又激发了学生感受和表现的欲望。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内容 聆听与表演《玩具兵进行曲》 表演《拉勾勾》 聆听《哨与小狗》 教学重点:表演《拉勾勾》 教学难点: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 生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聆听与表演《玩具兵进行曲》 听《玩具兵进行曲》,要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让学生在听音乐时,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出来。 表演《玩具兵进行曲》:请小朋友当这首乐曲当中的人物,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做的动作。 表演《拉勾勾》 听着老师的琴声唱歌曲。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加以指导纠正。 边唱边表演,师可教学生动作,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编动作,给学生以“自编动作最好”的意识。 聆听《哨与小狗》 第一遍完整聆听音乐,自由想像。谈谈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还是很悲伤的。注意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复听乐曲时,这声音出现了几次,为小狗的叫声涂上颜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本图中大胆添画。 进行表演 让学生自己分角色,分别扮演男孩或小狗,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课堂小结:通过听音乐让学生涂颜色,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 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么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绳》,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的均匀、准确。 教学内容: 聆听《快乐的一天》 表演《其多列》 编创与活动。 表演《跳绳》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么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编创与活动: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走”和“跑”。 教学内容 聆听《快乐的一天》 学习“走”和“跑”,学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学生听《口哨与小狗》,随意律动。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拉勾勾》,让学生听音乐有感情地表演唱。 聆听《快乐的一天》 看课件或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这五幅图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导出题目《快乐的一天》,师概括五幅图的意思: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 听音乐,提醒小朋友要静静地听音乐,并说说每一幅图所描写的小曲的情绪,让学生初步感受、听辩欢快、活泼、温柔、宁静等不同的情绪。 编创一句话:以“快乐的一天”为题,说一句话“你去 做什 么”,让学生说一说,节奏自行掌握,时值准确就可以了。 听音乐,跟着音乐律动,教师可作指导。 学习走与跑 一个“跑跑”与一个“走”的时值是相等的。 五、音乐游戏〈〈找朋友〉〉 边唱歌曲边去找朋友,要注意跟着音乐的节拍。 六、课堂小结: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及集体活动中相互协作的能力,沉重全面参与,氛围自由活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其多列》,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复听《快乐的一天》,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三、编创与活动:为歌曲《其多列》编创歌词,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一、学唱《其多列》 为歌曲《其多列》编创歌词 教学过程 听音乐《军队进行曲》进教室,师生问好。 复习走和跑,读一读。 师指导学生依次读准确,然后分组同时读,再交换,还可以让学生重新排列读。 学习《其多列》 介绍哈尼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哈尼族主要颁在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些山区,他有自己的语言,他的民间音乐丰富,传统节日有十月节和六月节。他的歌舞也很盛行,有竹筒歌舞,竹筒击节有固定节奏和变奏两种,并有大鼓、镲等乐器伴奏。 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师介绍其多列就是快快来的意思。 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听琴,生在听时可轻轻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 学习歌曲一二两段 律动:双腿一拍一次上下颤动。手的动作让学生自己创编,师加以指导。 创编歌词。可分组进行,只要学生编创的有道理,就可以让学生在大家编创中选择几段唱一唱,并加以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复听《快乐的一天》 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使学生了解云南哈尼族的民俗风情,渗入了多元文化,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表演《跳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自编动作表现歌曲。 感受长短,编创歌词。 复习《其多列》,复听《快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表演《跳绳》并有感情地演唱 编创歌词 复习《其多列》 复听《快乐的一天》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快乐的一天》律动。师生问好。 表演《跳绳》 引出题目:你们喜欢跳绳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跳绳》 师范唱,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自由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朗读歌词,启发学生理解“小绳子,很灵巧”的意思,师创设一种民主的氛围,让学生理解歌曲。 跟琴唱歌,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指导学生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来唱歌曲。 自编动作表现歌曲,师
小学音乐第01册教案(人音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