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 Reproduction in Farm Animals 家畜繁殖学课程组 第二章 生殖激素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Section 1 Introduction 第二节 神经激素 Section 2 Neuro-endocrine hormone 第三节 促性腺激素 Section 3 Gonadotrophin 第四节 性腺激素 Section 4 Gonadal hormones 第五节 前列腺素和外激素 Section 5 Prostaglandin and pheromone 一、生殖激素的定义 激素:激素是由动物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一系列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生殖激素:激素中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的发生和发育、排卵、妊娠、分娩和密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 二、生殖激素的种类及分泌器官 (一)根据来源及分泌器官,可分为五大类 1、脑部激素:由脑部神经细胞核团分泌,主要调节脑内和脑外的生殖激素的分泌活动。 2、性腺激素:由睾丸或卵巢分泌,参与生殖激素分泌的调节。 3、胎盘激素:由雌性动物胎盘产生,对于妊娠维持和分娩启动等有直接或间接作用 4、其它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生殖系统外的所有组织器官均可分泌。 5、外激素:由外分泌腺体(有管腺)所分泌,主要借助空气和水传播而作于靶器官,影响动物的性行为和性机能。 (二)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三类 1、蛋白质、多肽类 2、类固醇类 3、脂肪酸类 三、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与作用机理 (一)生殖激素的转运 1、表分泌 2、旁分泌 3、神经内分泌 4、外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特点 1、生殖激素必须与其受体结合后才产生生物学效应 2、生殖激素在生物机体中由于受分解酶的作用,其活性丧失很快 3、微量的生殖激素便可产生巨大的生物学效应 4、生殖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与动物所处生理时期及激素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有关 5、生殖激素间具有协同或颉颃作用 6、分子结构类似的生殖激素,一般具有类似的生物学活性 (三)激素作用的机理 蛋白质激素的作用机理(见图)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见图) §2 神经激素 中枢神经系统内有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些肽类物质,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发挥作用。这些细胞成为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肽称为神经激素。 一、下丘脑激素 (一)合成部位 下丘脑内侧区的神经核团分为前区、结节区和后区(见图) 。 (二)下丘脑与垂体关系(见图) 下丘脑神经核和垂体示意图 (三)下丘脑激素的种类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为大型神经内分泌细胞(位于视上核和室旁核)和小型内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结节组,至少分泌9种肽类激素)。 (四)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1)合成和分布 主要由下丘脑的特异性神经核合成。此外,松果腺、视网膜、性腺、胎盘、肝脏消化道及颌下腺等器官组织中存在GnRH或GnRH样肽。 (2)化学结构 属于蛋白质激素,10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残基组成如下: 羊:HOOC-谷-组-色-丝-酪-甘-亮-精-脯-甘-NH2 猪:HOOC-谷-组-色-丝-酪-甘-亮-精-脯-甘-NH2 鸡:HOOC-谷-组-色-丝-酪-甘-亮-谷酰-脯-甘-NH2 鲑鱼:HOOC-谷-组-色-丝-酪-甘-色-亮-脯-甘-NH2 (3)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①作用 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主要以促黄体素为主。 异相作用 垂体外作用 ②应用 诱导母畜发情排卵 用于鱼类的催情和促排卵。 提高受胎率 治疗母畜不孕症 (4)GnRH的分泌调节 GnRH分泌细胞的活动的调节可分为两类: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①神经调节:内外环境的变化反映到高级神经中枢,其神经末梢与GnRH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接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调节GnRH的分泌。松果腺褪黑素影响GnRH分泌。 ②激素调节:通过三种反馈机制来调节。 长反馈:性腺激素调节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短反馈:垂体激素调节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超短反馈:血液中GnRH浓度对下丘脑的分泌活 动也有自身引发效应。 2、催产素(oxytocin) (1)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加压素和催产素。经视上-垂体束,其神经末梢终止于垂体后叶。此外,下丘脑以外脑区、脑脊液、脊髓、卵巢和子宫也产生催产素。 (2)化学结构:为9肽激素,如果以两个半胱氨酸组成一个胱氨酸,可以认为8肽。半衰期:2分钟 (3)生理作用: ①促使输卵管收缩:交配的刺激可使催产素释放,有利于精子、卵子的运行,提高受胎率; ②引起子宫收缩: ▲参与分娩发动—使胎儿、胎衣排出; ▲促使产后子宫恢复、恶露排出。 ③参与排乳: ▲加强乳腺腺泡肌上皮的收缩,使乳汁从腺泡中排出; ▲松弛大的乳导管和乳池,使乳汁蓄积; ▲对PRL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④小剂量催产素有促黄体的作用,大剂量则有溶黄体的作用; (4)分泌调节: ①它由丘脑下部神经细胞合成,贮存于垂体后叶,由于内外有关因素的刺激而释放: ②异性刺激发情母畜:爬跨、交配、射精 ③吮挤乳头、按摩乳房、触摸阴门,以及与挤奶有关的活动; ④分娩时子宫颈受到压迫和牵引,兴奋该部感受器; ⑤雌激素能使催产素受体的亲和力增强、数量增多,而孕酮则能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3、褪黑素(melatonin, MLT) (1)合成部位: 1958年由利勒尔首次从牛松果腺中分离出来,其结构为:5-甲氧基-N-乙酰色胺。属吲哚类。 (2)生理作用: ①使青蛙和蝌蚪等动物皮肤褪色; ②哺乳动物:抗性腺和抗甲状腺作用。 ③对毛纤维生长的作用。毛绒的生长与褪黑激素的分泌 (3)分泌调节:黑暗刺激合成,光照抑制释放。因此,随光照条件昼夜波动,黑暗高、白天低。 (4)靶细胞:垂体促性腺细胞。 (5)作用机理:对抗性腺的作用就是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细胞对促性腺激素释放的应答来实现。 (6)临床意义:①调节繁殖季节:这与日照的长度有关----表现松果体对性腺功能的季节性抑制作用。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来调节动物的性活动周期,引发母畜发情。②治疗神经系统疾病:MLT可加强中枢抑制过程,来治疗神经兴奋性疾病。 一、促卵泡素(FSH) (一)合成部位: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合成分泌。 (二)化学性质:糖蛋白,血浆中半衰期为6
家畜繁殖学2.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