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 Reproduction in Farm Animals 家畜繁殖学课程组 第五章 受精、妊娠与分娩 Chapter 5 Fertilization,Pregnancy and Parturition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受精 Section 1 Fertilization 第二节 胚胎的早期发育、胚泡迁移和附植 Section 2 Development of Early Embryo, Movement and Implantation 第三节 胎膜、胎盘、胎儿循环和营养学特点 Section 3 Placenta, Embryonic Membranes, Circulation and Nutrition of fetus 第四节 妊娠的维持和妊娠期母畜的变化 Section 4 Maintenance of Pregnancy and Maternal Physiological Changes During Pregnancy 第五节 妊娠诊断 Section 5 Pregnancy Diagnosis 第六节 分娩预兆和分娩发动 Section 6 Sign and Initiation of Parturition 第七节 分娩和助产 Section 7 Labor and Delivery 第八节 产后护理和仔畜的护理 Section 8 Nurse of Female and Newborn 第九节 分娩控制 Section 9 Control of Parturition §1 受精 一、精子和卵子的运输 (一)家畜射精部位 1、子宫射精型 马:靠阴茎抽动使子宫产生负压,将精液吸入子宫。 猪:交配时阴茎插入子宫颈,将精液直接排入子宫。 2、阴道射精型 牛、羊交配时,将精液排放到子宫颈外口。 (二)精子的运行 1、精子快速运输 交配后,部分精子很快通过子宫颈,在子宫收缩的作用下,很快到达受精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1)精子在子宫颈中的运行(见图) 母畜发情时,子宫颈分泌稀薄的粘液,有利于精子通过,交配后,部分精子快速到达受精部位大部分精子进入子宫颈腺窝中,然后逐步释放,向受精部位运行。 由于大部分精子首先进入子宫颈腺窝,部分精子通过泳动,离开腺窝,向子宫运动,部分有缺陷以及死亡的精子保留在子宫颈腺窝中,吞噬细胞清除这些精子,子宫颈起到储存和选择精子的作用,因此,子宫颈形成第一个精子库和第一个栅栏。 (2)精子在子宫中的运输(见图) 精子离开子宫颈进入子宫,部分精子向输卵管运行,部分进入子宫腺,然后经选择后逐步释放,子宫形成精子运行过程中的第二个精子库和栅栏。 (3)精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输(见图) 精子通过子宫-输卵管结合部进入输卵管,子宫-输卵管结合部是精子运行的第三个栅栏,输卵管狭部是精子运行中的第三个精子库。 3、精子库和栅栏的作用 (1)延长精子受精时间:精子进入精子库后,不断地缓慢释放,因此可保证长时间内不断地有精子到达受精部位,起到延长精子受精时间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受精率。 (2)选择优良精子参与受精:精子发生过程中,以 部分精子带有缺陷,表现为畸形、免疫缺陷等,这些精子在精子库中将被吞噬细胞、白细胞所消化清除,保证优良精子参与受精,得到优良后代(见图)。 4、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运行的动力 射精的力量 子宫颈的吸入作用 母畜生殖道肌肉的收缩 母畜生殖道管腔液体的流动 精子自身的运动 (二)卵子运输 卵子从卵泡中排出后,由于放射冠细胞间的卵泡液粘性很大,使卵子附着在卵巢表面,输卵管伞部将 卵子拣拾到输卵管中,位于输卵管中的卵子在输卵管的收缩和纤毛的摆动下,运输到受精地点-输卵管壶腹部(见图)。 二、受精前配子准备 (一)精子在受精前的准备 1、获 能:自然状况下,新鲜精液中精子不具备受精力,这些精子只有在发情母畜子宫和输卵管中停留一段时间后,采获得了受精能力,这个过程称之为获能(capacitation)。 2、获能部位:子宫和输卵管 3、获能时间: 4、获能机理: 5、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膜和顶体外膜发生多点的融合,精子将顶体内容物释放出来,这个过程称为顶体反应(见图)。 (二)卵子在受精前的准备 在排卵时,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卵子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卵后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在第二次减数分裂完成前受精。 三、受精 (一)正常受精过程 1、精子通过放射冠 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释放出的透明质酸酶将放射冠细胞间的透明质酸分解,放射冠细胞脱落,精子到达透明带(见图)。 2、精子穿过透明带 精子释放的顶体素和顶体蛋白酶将透明带溶解一洞,穿过透明带,接触卵黄膜。透明带具有精子结合的特异位点,决定了受精的特异性,保证同一物种间的受精。 3、精子穿越卵黄膜 1)精-卵融合:精子与卵黄膜接触后,精子与卵黄膜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精子膜与卵黄膜融合,精子进入卵子。 2)透明带反应:精子接触卵黄膜后,卵子发生皮质颗粒反应(即皮质颗粒与卵黄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卵黄膜与透明带之间(卵黄周隙)),引起透明带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提高对精子酶溶解的耐受性,阻止多个精子进入透明带,防止多精子受精。 3)卵黄膜闭锁:精子进入卵子后,卵黄膜与精子结合位点发生改变,其他精子不能和卵黄膜融合,此过程是卵黄膜闭锁。作用是防止多精子受精。 4、原核及合子的形成 精子进入卵子后,在雄原核形成因子的作用下,头部核逐步膨大,形成一类似于细胞核的物体,此物体就是雄原核;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以后,单倍体的核也形成一类似于细胞核的物体,此物体叫雌原核。雌、雄原核(见图)相向运动,融合为一个细胞核,此事合子形成。 合子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的个体的产生,一个新的生命的产生,此时这个个体的性别已经决定。 (二)异常受精 §2 胚胎的早期发育、胚泡迁移和附植 一、胚胎的早期发育 (一)桑椹胚
家畜繁殖学5.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