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小麦课件2.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4.40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14:27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麦课件2.ppt介绍

(二)小麦种子的休眠     种子休眠期:从形态成熟到生理成熟过程称为种子 休眠期,又称种子后熟期。 因品种而不同,长者1-2月,春小麦可达6-7月;短者可与形态成熟同时完成生理成熟,因而成熟遇雨极易发生穗发芽,适成减产。 未充分成熟的麦粒,休眠期比充分成熟种子差。 一般白皮种子比红皮种子休眠短,易发生穗发芽。 高温干燥可以促进种子生理成熟,提高发芽率。麦粒在8-10℃低温下发芽率提高,是由于低温下,O2在水中溶解度增加,麦粒不断吸水,O2随之进入,满足了发芽对于氧气要求,有人将种子在8-10℃下处理三天,再在20℃下发芽低温??    2、叶的生长     河南小麦叶片长出的过程,大体是冬前6~7片,越冬期1~2片,返青后4~5片;    北京地区,出叶时间则与河南不同。北京地区冬前可长出6~7片叶,越冬期停止生长,返青后一般可长出6片叶。    冬前主茎每长出一片叶,平均需70~80℃的积温,返青后为90℃左右。  (二)叶的生长   图 2—12  1、分蘖穗是构造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中产田,一般分蘖穗约占总成穗数的10~30%;高产田占50%以上。    2、分蘖是壮苗的重要标志    3、分蘖是群体与环境的“缓冲者”    4、分蘖有再生作用       5、健壮的分蘖节,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七、分蘖及其成穗 (一)分蘖的作用 1、分蘖节         由植株地下部不伸长的节间、节、腋芽等紧缩在一起的一个节群。  2、分蘖节的作用      (1)分蘖节是形成分蘖和节根的地方;     (2)分蘖节是有机养分的贮存库;     (3)分蘖节是小麦营养物质分配运输的枢纽。  七、分蘖及其成穗 (二)分蘖发生的位置和名称 *  一、小麦的一生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四、根系的生长 五、茎的生长 六、叶的生长 七、分蘖及其成穗 八、穗的形成及促进大穗的途径 九、子粒形成和提高粒重的途径 十、器官间同伸关系 第二节   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一生:小麦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种子的生育进程。 (一)生育期  生育期:指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小麦生育期长短,因纬度、海拔高度、耕作栽培制度以及品种特性等不同而异。  一、小麦的一生 冬小麦: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 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顺序和便于掌握的明显特征,把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出苗期、分蘖期、冬小麦的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等。     生育时期的划分,根据需要可简可繁。 (二)生育时期 (三)生育阶段       1、生育阶段的划分      (1)以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分化和生长特征划分        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幼穗分化到抽穗        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       (2)以器官建成和对产量构成的作用划分        幼苗阶段:从出苗到起身(生理拔节)        器官建成阶段:从起身到开花        籽粒形成阶段:从开花到成熟。         幼苗阶段,小麦植株只分化生长叶、根和分蘖,是建成壮苗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器官建成阶段,形成全部叶片、根系、茎秆和花器,植株的全部营养器官和结实器官均已建成,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        籽粒形成阶段,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2、河南省生育阶段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         河南省地处中原,生育阶段的类型属于长长短(LLS)类型,即幼苗阶段和器官建成阶段长,籽粒形成阶段短-“两长一短”。          幼苗阶段长,一般分蘖较多,亩茎数常能达到100万以上,但由于春季气温较高,干旱少雨,分蘖两极分化时间短,分蘖成穗率较低。          器官建成阶段长,一般达二个月以上,分化的小穗小花数多,穗大粒多。          籽粒形成阶段短,多在30天左右,且易受高温、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千粒重低而不稳。正常年份也多在30~35g。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二)种子萌发与出苗          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氧气和温度条件下,经过吸水膨胀过程、物质转化过程,即开始萌发。       种子萌发时,胚根鞘首先突破种皮而露嘴,即称之为“萌发”。当胚根鞘长约1mm时,主胚根从中穿出,接着第一对侧生胚生胚根和胚芽鞘伸出,当胚根达种子长度、胚根鞘达1/2种子长度时,称之为 “发芽”;当胚芽鞘向上伸长,顶出地表时,称为“出土”;胚芽鞘出土见光后即停止生长,接着从芽鞘中长出第一片绿叶。当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2cm时称为“出苗”。胚芽体积继续增大同时,第二对侧生胚根于第一对侧生胚根上方伸出,有时在第二对侧根上部长出第三对侧根。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1、种子质量与品种特性     一般来说,白皮品种皮薄,透性强,呼吸强度高,休眠期短,发芽较快,而红皮品种则相反,休眠期较长,发芽也慢。     大而饱满的种子胚大,营养物质多,出苗较快,初生根较多,第一、二片叶也较大,幼苗健壮,而秕瘦的种子营养物质少,因而出苗慢,幼苗瘦弱。因此,选用品质好的大粒种子播种,是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      2、温度     一般最适温度为15~18℃ ,最低为0~2℃,最高为30~35℃。く10℃发芽缓慢而不整齐,出苗率低,并容易感染病害。 24℃由于呼吸强度大,发芽受抑制,发芽整齐度下降,发芽率低,在高温条件下,真菌和细菌活动旺盛,致使胚受害,甚至死亡。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小麦从播种到出苗所需要的积温,可用下式来计算:     ∑t℃ = 50 + 10n + 20     上式中:         ∑t℃――播种到出苗所需的昼夜平均积温;         50――种子吸水膨胀到萌发所需昼夜平均积       温;         10――幼芽在土壤中每长高1cm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n――播种深度(cm);         20――胚芽鞘出土到第一片绿叶露出芽鞘达2cm时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当播种深度为5cm时,播种-出苗所需积温为:      ∑t ℃ = 50 + 10×5 + 20 = 120 ℃     即在正常情况下,小麦从播种到出苗所需的积温为120 ℃。     这样,根据播种到出苗所需积温和播种后的昼夜平均气温,即可估算出播种到出苗所需的天数(D):      D=∑t ℃/t ℃      如播种后的日平均温度为17 ℃ ,则播种-出苗需:120/17=7(天)。     一般情况下,播后6~7天最为合适。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3、土壤湿度与土壤溶液浓度     适宜种子萌发出苗的土壤含水量,沙土为14~16%,壤土为16~18%,粘土为20~24%。     土壤墒情差,含水量少,出苗慢,且不整齐;若含水量过多,土壤中氧气不足,不仅出苗慢,而且会造成烂种。     如果土壤墒情适
小麦课件2.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技术:小麦课件1.ppt
·下一技术:小麦课件3.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麦课件2.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