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公司经典历程 1999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总第1240期 2000 经营世纪 商业智慧打造出的经营世纪 本报记者 赵力 当你逐渐熟悉用鼠标和键盘暂时代替说话从而实现在互联网上的交 流时,你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一个人们抱着强烈憧憬和忐忑不安的心理等待着的新世 纪。 令人兴奋的互联网正是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巨大的商业成就,因为它正在不可逆转的成 为新世纪人们生活的基础。尽管肯定会有人站出来争辩科学家和工程师那不可替代的贡献, 但我们在此还是宁愿把最大奖章颁发给工业社会中摸爬百年的商人。他们不但用智慧改变了 世界,满足了人类对于进步的要求,同时,他们的智慧本身所代表的商业文明已经完全而彻 底的融入到人类文明之中。 驾驶着“蒸汽机”、用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武装起来的工业社会先驱,进入到本 世纪时还两手空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吸收了古希腊文明中的“民主”精神、继承了 古罗马社会的领袖气质、手持“文艺复兴时期”的创新与叛逆利器,锻造出了商业社会和市 场经济中的众多企业—一个被我们冠以“法人”的东西。在最需要的时候,他们还读起 了中国文明的“孔孟之道”和“道家学说”,并演绎了新的《孙子兵法》。 结果,正像大家所知道的,这一百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财富比这一百年之前的全部时间 创造的财富都要多,商业文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并学会从中体验,那些智慧的点滴是如何聚敛起来的,我们又将如 何带着它进入新的千年。 战略眼光 近年中国的VCD产业颇引人瞩目。为这个产业铺路的众多人士中间有一个企业家,他就 是姜万勐。他的万燕公司在1993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VCD机时根本不为人知,5年后, 爱多公司用同样的产品夺取了“末代标王”的称号。在感慨与爱多公司的年轻老板胡志标的 声名之间的巨大差距时,姜万勐道出了心酸——胡比他更象是在做一个企业。 姜在与本报记者的谈话中说道,他可以把最新的技术引入国内,他们可以制造出第一台 样机,这些都足以证明他眼光的独到和对新技术深刻的理解;但是他的公司就是无法做到企 业化的生产和以企业的名义占领市场。姜万勐和他的万燕公司的遭遇为我们做出了也许称得 上迟到的提醒——如何让自己的企业而不仅仅是个人具有战略眼光,这是个“超级难题”。 让我们来看看索尼。索尼公司以它的“随身听”享誉全球,但并不被人时常提及的却是 这家公司留给企业发展史的最宝贵的财富——索尼精神。“不喜欢做与别人同样的事情” 的精神形成了这家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电器生产商和娱乐业骄子的企业战略——差异性战 略。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1946年建立东京通信工业公司(TTK,索尼的前身)时 就写下了这个极富哲学意味的公司战略。TTK公司最初生产收音机零件和电饭锅,但这些产 品早就不在公司的产品目录上了,但是,索尼的哲学和它的精神坚持至今。 像索尼这样具有战略眼光的实例并不罕见。谁会怀疑比尔·盖茨把WINDOWS软件与IBM 计算机捆绑销售所表现出的超凡的战略眼光;谁不会对CNN总裁泰德·特纳首开24小时不 停顿地新闻节目先河的决定津津乐道;在网络时代,有谁不在学着迈克·戴尔进行网上直销。 在此,还要提到本世纪初的一个美国商人威廉·胡佛(William Hoover),他可能是本世纪 最早表现出卓越战略眼光的企业家。1908年,当他认识到汽车必将取代马车成为人们的代 步工具后,他果断地放弃了他为马车配套生产皮革制品的生意,转而生产真空吸尘器。他的 决定不但引出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吸尘器市场,还时时提醒人们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思想正是战 略眼光得以孕育的温床。 战略眼光除了是智慧灵机一动般地闪现,更多展现的却是企业领导人坚定的决心和企业 上下因此而形成的强大的凝聚力。完全可以与索尼精神所获成就相提并论的是IBM公司历史 上最伟大的领导人老沃森(Thomas Watsonsr)在1924年的一项决定,这项决定仅仅变更了 公司名称,由原来的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改 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而此时,IBM公司根本没有做过一笔国际业务。但这一大胆的 宣告引领着公司在二十多年后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在专家们的眼中,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么有最为出色的产品,要么就是采取了最为恰 当的生产和销售方法,或者,他们只是“碰巧”做出了一些伟大的发明;随后,企业为抢占 市场而会采取攻击性的营销策略;为保住市场而会树立品牌、对消费者“甜言蜜语”;为保 持活力而会不间断地对内部进行整顿;为取得社会地位而对外展现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 从此,人们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体会智慧闪现所带来的快乐的 同时,试图找到其中的规律。也许,这正是万燕老板姜万勐感慨的真正意义——中国企业 家不缺少智慧和足够的战略头脑,但要想摆脱企业因人而盛、因人而衰的怪圈,第一步要做 的就是让企业也具备智慧的头脑,第二步就是让企业的头脑学会学习和不断更新。 最酷的产品 最棒的服务 很难想象多数人会同意把抽水马桶的发明说成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对拉链的 发明却不会存在争论。与这两个实例非常类似,一名美国3M公司的职员无意中发明了今天 风靡各种办公室中的粘贴簿。这项发明同样被当作是最伟大的发明,与上述两项发明不同之 处只是,3M公司用了近十年时间才认识到它潜在的商业价值,然后以此作为一个极为赚钱 的业务推而广之;而三项发明的引人注目的相似之处就是,一个看起来颇有些幽默的小技术 却会形成一个如此庞大的产业。 比前述实例更加严肃一些的实例要多的多。施乐公司在1947年从专利发明人手中获得 静电印刷技术,两年后,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台静电复印机。11年后,原名为Halold公司因 为全面垄断了美国市场上的静电复印机的销售份额,从而干脆改名为Xerox(施乐)公司。 公司名字的英文意思就是“静电”。一个产业就这样被一家公司完全掌握了。另一家尽人皆 知的著名公司惠普,它的工程师在发明了基于热敏原理的打印机后,公司把这项发明变成了 日后每年60亿美元的大生意。 如果以为这样的实例只有外国人有,那就大错特错了。北大方正公司正是以一项令人尊 敬的发明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商业成就。在这家公司的前董事长、方正计算机排版系统的发明 人王选的带领下,方正公司几乎从这项发明问世的那一刻起就完成了对中国出版系统的“大 清洗”。方正排版几乎成了这个行业的代名词。王选今年再次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个极富争 议性的人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关心这家公司的人们都对方正公司是否能像我们上面所 举的几个企业一样,会从原创技术的获利中成长为一家世界级的优秀企业。 在表示这种担心的同时,一个企业的遭遇不能不提,那就是索尼公司在70年代末期在 与松下、JVC等公司就录像技术的标准之中败下阵来。索尼发明的录像技术———BETAMAX 从技术角度上讲要优于日后一统录像机市场的VHS技术。只是由于一个行销领域内的失误和 大意,索尼公司完全被对手击败,最后不得不承认一个抢先发明而又更优的技术在市场上是 失
feisky.com 传奇公司经典历程.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