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全过程 ——人力资源咨询顾问、职业培训讲师:徐剑 讲师邮箱:docentxu@hotmail.com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通过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等内容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规划。自70年代起,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并且与企业的人事政策融为一体。评价现有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系统性清查 清晰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家底 明确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 运用“评价中心”或其他测评技术对重点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评估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总体或分类统计可以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的方式进行。利用调查表(包括姓名、最高学历、所受培训、以前就业、所说语种、能力和专长等栏目)帮助管理当局评价组织中现有的人才和技能。职务分析(Job analysis),职务分析定义了组织中职务以及履行职务所需的行为。职务分析主要方法:A、观察法;B、面谈法;C、调查问卷法;D、举行技术讨论会。就可着手拟订职务说明书(Job description)和职务规范(Job specification)。前者是对任职者需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做的书面说明,它通常反映职务的内容、环境和从业条件。职务规范则指明任职者要成功开展某项工作必须拥有何种最低限度可以接受的资格标准。 图一: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诊断模型示意图 ?本人认为,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的第二步是:预估将来需要的人力资源未来人力资源的需要是由的目标和战略决定的。大多数情况下,以组织总目标和基于此进行的营业规模预测作为主要依据,来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需要状况。与其他战略、经营、财务规划协调。??(1)根据企业每年经营、财务计划指标,结合企业现有员工状况,尤其是员工流动率,来测算年度人力资源总量和按工种、岗位、职务等分类的结构性指标;??(2)提出年度须新增招募、压缩辞退、下岗分流、转岗调配的具体计划;??(3)人力需求计划,应包括所需的数量、质量、人才素质要求。在进行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后,还应对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即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内可获得的人员数目和类型。在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要仔细地评估企业内部现有人员的状态和他们的运动模式,即离职率、调动率和升迁率。在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时,首先要明确的是企业内部人员的特征:年龄、级别、素质、资历、经历和技能。必须收集和储存有关人员发展潜力、可晋升性、职业目标以及采用的培训项目等方面的信息。技能档案是预测人员供给的有效工具,它含有每个人员技能、能力、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是工作分析、绩效评估、教育和培训记录等。技能档案不仅可以用于人力资源规划,而且也可以用来确定人员的调动、提升和解雇。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不仅要供给目前供给的状态,而且必须考虑人员在组织内部的运动模式,亦即人员流动状况。人员流动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死亡和伤残、退休、离职、内部调动等。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需要知道人员流动模式和变动率,包括离职率、调动率和升迁率,可以采取随机模型计算出来。企业人员变动率,即某一段时间内离职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率,由下式得出:年内离职人员/年内在职员工平均数*100%。在对人员供给和需求进行平衡时,不仅要确定整个企业的净需求,而且要确定每一岗位的净需求,这是因为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情况下,某些岗位的人员有可能短缺。而另一些岗位的人员则有剩余。同时,在人员供求进行平衡时,要对人员短缺岗位对人员技能的需求与人员剩余岗位的剩余人员所拥有的技能进行比较,以便于在进一步的人力资源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员剩余与短缺问题。例如,如果两者的技能相似,就可以把剩余人员调整到人员短缺的岗位上去。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对现有能力和未来需要作了全面评估以后,管理当局可以测算出人力资源的短缺程度(在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并指出组织上中将会出现超员配置的领域。然后,将这些预计与未来人力资源的供应推测结合起来,就可以拟订出行动方案。 内部的人力资源供需平衡 人力资源吸纳方案 招聘总体计划 人力资源招聘计划 招募渠道,招募效益比 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发展计划 内部资源的最佳配置,发展和晋升政策 管理梯队接班人计划 管理见习生计划 一专多能培训计划 资源最佳配置,发展政策 职能汇报系统 最后需要说明的事,人力资源部在做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要明确:人力要一次规划、分期流动实行,并根据实际状况,经常性调整和进行动态评估,必要时建立高级或稀缺专业人才后备系统。企业实行员工总额控制。由企业一级定编,其原则为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效率、一人多岗;由各部门定员。 1 徐剑 职业培训讲师、人力资源咨询顾问 邮箱:docentxu@hotmail.com ; xuj2@em.tsinghua.edu.cn 人 力 资 源 结 构 的 诊 断 各部门人员比例合理吗? 各层级人员比例合理吗? 各层级、各部门人员的知识结构合理吗? 各层级、各部门人员的年龄结构合理吗? 各层级、各部门人员的学历结构合理吗? 各层级、各部门人员的职称结构合理吗? 内部富余人员 现在缺乏人员 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诊断
人力资源规划全过程-徐剑-.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