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以开滦集团为例 论 文 结 构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第三章 开滦集团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框架 第五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一、临近地区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大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势互补,是我国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国有企业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一、国家部委的行业管理职能逐渐减弱。 二、是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客观要求; 三、是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竞 争力的需要。 不同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差异 第二章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实质。 本文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之内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 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联结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 第二章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企业和区域的关系。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微观单元,是影响区域经济关系的直接决定者。又受到区域宏观环境的影响。 区域本质上是一系列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的有机集合体。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内企业发展变化的综合体现。 企业和区域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二章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企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现今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关于区域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影响,以及企业如何适应区域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 第二章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个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几方面考虑: 顺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潮流, 选择合适的区位、合适的战略方向, 界定企业的规模和职能范围, 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理顺企业的产业链。 第二章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企业联合与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客观上要求企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当中,开展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链,推动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企业集团化能有效地突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推动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消减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经贸发展和企业联合的障碍。 第三章 开滦集团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三章 开滦集团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通过分别对1980年以来北京、天津、唐山地区历年GDP增长曲线进行拟和分析,发现京津唐地区未来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年增长率开始呈减缓趋势。 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为开滦的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第三章 开滦集团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京津唐地区产业分布状况分析 从计算京津唐地区的区位商结果可以看出,唐山的优势产业偏重于钢铁和煤炭等传统产业。 开滦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选择要紧密结合京津唐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开滦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位商 式中:qij为j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 eij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 ei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 Ej为上一级区域j部门的总产值; E为上一级区域工业总产值。 区位商 实际上区位商是以上一级区域产业结构的平均值为参照系,假定该区域内各地区对产品的消费水平基本一致。那么当一个地区某产业或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高于该区域平均比重,即q 1时,则认为该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满足了本地区消费需求之后还有剩余,可用于输出。因而称为优势产业。其比重高出该区域平均水平越多,则可用于输出的产品或服务越多,就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 开滦集团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煤炭生产趋于集中化,煤炭企业趋向大型化,煤炭企业经营趋向多元化,煤炭工业趋向国际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企业重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煤炭工业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其转型显得重要而迫切。 第三章 开滦集团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开滦集团区域合作现状 作为一个有着浓厚计划经济背景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开滦集团多年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协作配套关系主要在市外或区外,这就决定了它以市外或区外为自己的基本生存空间,明显表现出临近地区辐射功能弱的特点。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框架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框架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框架 一方面要解决好如何利用京津地区的市场优势、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吸收京津地区在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有效辐射的问题。 另一方面,伴随着京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环保标准的提高,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必将向外围地区转移,开滦和京津地区的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顺应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向外转移的趋势,使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向矿区转移,形成高效的产业链。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框架 处理好同其他企业的关系 处理好开滦本身同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关系(如图1)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在现行体制条件下,由于条块分割,历史上所长期形成的企业多重隶属关系给企业之间的合作带来许多困难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框架 处理好和唐山市的关系 在唐山市各个经济建设时期,开滦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开滦大部分矿井将陆续步入了衰老时期。而唐山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中型城市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唐山已演变成为综合型工业中心城市。 开滦应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融入唐山和京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去,开创新时代的大开滦。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框架 充分发挥京唐港的作用 开滦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京唐港的优势以及自身在港口中的重要地位,在做好开滦煤炭销售的同时,积极加大京唐港的投资,开滦未来发展可以依托港口优势,发展煤炭港口、铁路经营一体化,通过与外地煤炭企业合作、配煤等多种方式,使港口成为开滦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这是开滦转型,融入区域经济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京唐港 京唐港本身是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产物。在京唐港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方投资,业主自建码头的方式,投资方包括北京、唐山、开滦集团、河北地煤公司等。港口建成后,由业主自主经营,港务局负责提供服务和管理。对于开滦来说,这是企业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开端。随着京唐港的发展壮大,京唐港将在唐山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章 开滦集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框架 走中国式的“鲁尔”之路 和鲁尔工业区相比,开滦在地理位置、交通优势、资源分布、工业基础、城市依托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和鲁尔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具体见论文中表4-1所示)。 鲁尔区的发展过程 原煤开采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