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音乐第08册教案(人音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21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0 10:23:4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音乐第08册教案(人音版).doc介绍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 快乐的节日
二、综合训练
1、二声部发声练习
2、听记和节拍练习
三、欣赏 渴望春天
莫扎特简介
教学目标
一、启发学生以热情、欢快的歌声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二、 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要求掌握音准和声部间音量的平衡。
三、感受歌曲《渴望春天》中明朗、愉快的情绪和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及欣赏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曲中的附点八分音符是难点。
教学准备
音带、录音机、莫扎特肖像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听组织教学。
曲入室,师生问好。
提出新学期的要求。
二、欣赏曲听辨抢答赛。
内容为上期欣赏过的曲目,分组进行抢答,答对者请对方组的孩子演唱歌曲。
三、才艺展示
把你在寒假里听到的或学习的歌曲、乐曲给大家展示展示。
鼓励、评价。
四、介绍音乐课新栏目《音乐信息站》。
每人搜集有关的音乐知识、故事,在课前介绍给大家,丰富我们的音乐信息量,看谁找的故事最有趣。方法是轮流,期末评选最佳信息员。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音乐信息站开播。
二、呼吸练习。
闻花香,春蚕吐丝。
三、教学新歌《快乐的节日》。
1、导入。
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回忆过节的心情,同大家说一说。
2、聆听范唱,思考:从音乐中向我们走来了怎样的孩子?(活泼、快乐、幸福)
再聆听,可根据自己的喜欢随乐击节奏或律动。
3、朗读歌词,体会词义。(刻画了儿童们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孩子们在节日里喜悦和幸福的心情。)
4、表演歌词。
这么美的词,咱们编几个动作演一演。
生随乐自由组合编排。
随乐展示,评价。
四、结束。
听取出室。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音乐信息站。
二、呼吸练习。
同课时一。
三、继续学习歌曲《快乐的节日》。
1、听曲律动。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创作与五十年代,长期以来在儿童中广为流传并深受喜爱,是解放以来的优秀儿童歌曲之一。)
3、学习歌词。
跟琴唱词至熟练。
4、学习曲谱。
小组合作划拍视唱——检查小组学习效果——齐唱曲谱。
四、歌曲艺术处理。
1、小组讨论处理方案。
2、交流、讨论、实践。
3、综合讨论意见,是总结:第一和第三乐段要唱得欢快而有弹性,尤其是在断音标记的地方,更要唱得明显;第二乐段要唱得连惯二抒情;吐字要轻切、清晰。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4、各组按要求联唱,并展示。
5、创作不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五、结束。
听曲出室。
六、作业。
搜索有关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春天来了,听布谷鸟叫得多欢呀!
出示第六页发声练习曲。
师指挥两声部练习,注意两声不协调统一的同时,要注意力度的变化,以造成回声的效果。
三、欣赏歌曲(《渴望春天》
展开
1、在布谷鸟的带领下,我们伴着音乐去找春天吧!
2、生随乐律动“找春天”。
3、你仿佛找到了怎样的春天,同大家说一说。
4、再次聆听。生自信地用手势选择自己对音乐的初步感受:(1)知道歌曲内容;(2)除了歌曲内容,还知道作者;(3)除了以上还能感受到歌曲的情绪。
5、讨论,交流感受,朗诵歌词。
深入
1、学生针对旋律中任何本认为有特点的地方再次选择(课件:拍号、第一小节、乐句数)。
(1) 认真听了,但都没注意;(2)知道屏幕提示中一种以上;(3)三种都知道;(4)除了以上的,还注意到其他的方面。
2、律动,分步感受分析音乐特点,感受“起承转合”。跟唱歌曲第一段。
拓展
1、按“起承转合”填空创作歌词。演唱自己作品。对比第三句以“转”为目的创作。
2、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关于莫扎特和奥地利等。
3、鼓励学生针对歌曲很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在奥地利风情录像中跟唱歌曲。
5、思考和联系:春天还代表着什么?
四、作业。
收集或自己创作有关春天的音乐。
五、结束。
听曲出室。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 摘草莓
二、读普知识 常用速度标记(二)
三、综合训练
1、旋律填空练习
2、速度练习
四、欣赏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颂扬热爱军属、尊敬老人的美好心灵。
二、认识常用的速度标记,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体会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三、通过旋律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辨别旋律是否通顺、流畅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音乐信息站。
二、熟悉新歌《摘草莓》旋律。
1、导入。(谈话)
你是一个心灵美的孩子吗?请听歌曲,歌里的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要向她学些什么?
2、聆听全曲。
3、交流以上问题,在交流中知道尊敬老人、热爱军属也是美德。
4、再听全曲,随乐击掌。
5、用听唱法学习曲谱。
6、用衬词“啦”模唱全曲。
三、综合训练
按照曲中标记的速度歌唱,表现出火车“起动——飞驰——到站”的过程。
P11
1、交流火车起动、飞驰、到站的速度、力度的变化,引出常用速度记号:渐慢、渐快、原速,并了解。
2、模仿。
唱谱、唱词、表演。
3、各组自由训练。
4、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好。
四、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
二、综合训练。
1、复习开火车
2、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下面的空白小结中,组成完整而流畅的旋律。P10
三、教学新歌。
1、模唱全曲。
2、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3、跟琴唱词。
4、小组合作唱词至熟练。
四、歌曲艺术处理。
1、小组交流意见。
2、各组发表意见。
3、师生边实践边小结:第一、二乐句跳跃+舒展,力度渐强,表现小姑娘活泼情节的身影。三、四乐句要唱得轻快活泼,模仿小姑娘摘草莓的灵巧动作,力度为:p----f。第五乐句的音调比较委婉柔和,好似激动之后,虽暂趋平静,但意犹未尽,要带着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喜悦心情来演唱。结束句要渐弱,使歌声载着人们的颂扬飞跃山谷,飘向远方。
4、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
5、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
五、作业。
把新歌唱给父母听。
六、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
二、欣赏《百鸟朝凤》
1、导入。
今天我们一块去树林里玩一玩,看树林里有什么?
2、出听全曲,思考以上问题。
3、师生交流。(有百灵、喜鹊、布谷、知了、麻雀等各种各样的鸟。)
4、再听全曲,思考:树林里的小鸟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唢呐)你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怎样的大自然景象?(百鸟争鸣、生气勃勃的景象)
5、介绍:这首乐曲曾获第四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近年来我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奏民族器乐作品时受到热烈欢迎。如:女子十二乐坊等。我们也应该珍视和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6、参与表现。
为音乐配画,并取个题目。
生随乐作画。
边聆听边赏画。
三、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 牧场上的家
二、读谱知识 弱起小结
三、综合训练 旋律填空练习
四、欣赏 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曲)
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教学目标
一、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 学习弱起小结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 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的音色、性状及演奏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分辨四件铜管乐器的音色,认识他们的外形及其演奏姿势。
2. 小号与长号的音色的分辨;歌曲中同音反复处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图片、卡片、情景画。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
二、读谱知识。
1、出示课件(p14内容)
2、观察、思考、探讨:这几个小结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 不完全……..)
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
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3、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并唱一唱。
三、教学新歌《牧场上的家》。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猜猜这是来到了哪儿?(美国的乡村,一位美国孩子的家)
他的家有些什么美景?
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为他们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出示歌单,找到弱起小节。
6、随乐学曲谱。
7、朗读歌词。(要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8、随乐唱词。
四、作业。
根据三拍子的特点,创作几个简单的动作,下节课展示。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
二、综合训练。
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下面的空白小节中,组成完整而流畅的旋律。(P15内容)
小组讨论完成。
唱一唱。
三、歌曲的艺术处理。
1、各组讨论处理方案。
2、小组间交流。
3、师生实践并总结。
4、各组练习演唱。
四、参与表现。
1、展示你创作的动作,并教给大家。
2、分组活动表现歌
小学音乐第08册教案(人音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音乐第08册教案(人音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