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编美术教材第七册教学计划 1、 教材分析 全册分为绘画、工艺、欣赏三大块内容。绘画主要趋向于写生,要求用硬笔线描水彩产涂着等方法把观察、记忆想象中有趣的事物表现出来。 2、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进入了高年级和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为高年段写生所打好的必要基础。 3、 教学目标4、 学习色彩的冷暖关系 学习主次分明的构图知识 对简单的自然、物、人造物进行写生。 绘制简单的适合纹样。 用多种材料拼贴图形。 初步学习简单的彩塑 用硬笔线描,水彩平涂着色等方法,表现事物。 5、 课时安排 日期 课 题 课时 1 9.2~9.6 始业谈话 大西瓜 1 1 2 9.9~9.13 大西瓜(想象) 书包 1 1 3 9.16~9.20 设计一只新书包 2 4 9.23~9.27 运动鞋 设计一双新鞋子 1 2 5 9.30~10.4 (国庆) 6 10.7~10.11 家乡的桥 2 7 10.14~10.18 我为祖国造大桥 2 8 10.21~10.25 树叶贴画 2 9 10.28~11.1 树皮贴画 2 10 11.4~11.8 蛋壳拼贴 2 11 11.11~11.15 瓦楞纸贴画 2 12 11.18~11.22 夜景 2 13 11.25~11.29 秋天的菊花 2 14 12.2~12.6 美丽的热带鱼 2 15 12.9~12.13 十二生肖 2 16 12.16~12.20 马铃薯雕刻 芋艿雕刻 1 1 17 12.23~12.27 蜡笔水彩图案 2 18 12.30~1.3 美丽的方形纹样 2 19 1.6~1.10 美丽的图形纹样 2 20 1.13~1.17 期末成绩评定 6、 学措施:遵循大纲,7、 利用教材,8、 发挥审美因素,9、 在学生中展开轻松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活动。利用投影、挂图、范作等,10、 有计划地进行艺术教育。努力提高他们 的想象力的创造力。 11、 本学期教学材料准备12、 : 学生:彩笔、彩泥、树叶、剪刀、胶水、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教师:纸张由学校统一购买。 1、大西瓜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蜡笔水彩的形式画大西瓜。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油、水不同性质的颜料,进行绘图创作与练习。 教学难点:创新性的进行练习。 教具:西瓜实物、录音、范画。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一 一、提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来画大西瓜,大家想一想,谁能把西瓜的模样讲清楚。 二、出示西瓜。 三、学生观察。 西瓜又大又圆,外皮呈绿色,有的还有纵向的花纹。剖开后,露出红红的瓤,水汪汪的,透发着诱人的瓜香,还镶嵌着一颗颗美丽的黑褐色的瓜籽,真漂亮,真馋人! 四、教师总结。 西瓜好吃,但不是人人会画。 我们画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⑴画出西瓜的形状。 西瓜的形体近似球形,或椭圆形,不同品种的西瓜色泽区别较大。 剖开的西瓜籽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最中心的肉瓤不生籽。外面还有一层从白到青色的薄皮,皮上有花纹。瓜块有的似月牙形、有的似三角形(金字塔)。 ⑵色彩的特征。 在着色前要观察西瓜的不同部分的不同颜色,找出瓜皮、瓜瓤、瓜籽色泽相近的油画棒和水彩色作画。 ⑶处理好画面的布局。 布局就是对所画物体进行不同的摆放处理。摆放得好看起来很美,摆放得不好会散乱或呆板。这里有几幅画,看它们的布局,哪幅你最喜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注意:大小搭配适当,位置要有变化。 ⑷正确着色。 要注意作画的顺序和方法。先用油画棒作画,后涂水彩色。用油画棒时,近轻远重;大面积涂抹用斜线处理,易粗不宜细,易疏不宜密。水彩平涂时,多加水,并将颜色调匀。不要将不同的颜色互混。 五、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课时二 (想象中的西瓜) 从造型上:西瓜画的象不象? 从构图上:美不美,大小,前后位置是否合理,高低,左右重叠关系处理的怎样。 从色彩上:色彩正确吗? 二、引导看书 小作者把西瓜想象成什么? 画的是什么内容? 它与真实的西瓜有什么不同? 你看了别人的画一你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 可在标题上加形容词 借用对比的手法,向反方向思考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排除固定的观念。 三、学生作业(放音乐) 充分发挥想象力 五、教师辅导及时展示优秀作品 六、讲评 七、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学习用蜡笔水彩画静物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2、书包 教学目标: 能运用硬笔线描或蜡笔水彩的形式画出自己的书包工 (重点) 教学难点:形的掌握,画出书包的特点。 情感:养成正确使用书包爱学习的好学生, 教具:书包、范画、录音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谈谈书包有哪些功能,激发学生描绘书包的兴趣。 二、比一比谁的书包美,谁的书包实用,然后再看一看谁的书包摆放得整齐。 三、出示范画 讨论怎样才能画好一只书包 1)选位 2)观察 3)描绘 细线画局部,细节 修改 整体——局部——整体 着色:找出与书包相近的颜色、平涂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细心作画 五、作业讲评 表扬有优秀作品,鼓励下次画好。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3、设计一个新书包 教学目标: 1、设计出一只自己较满意的书包 2、通过设计新书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创新性的进行练习。 重点:创造一只新书包。 教具:上节课的优秀作品,录音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展示前课优秀作品,评画,学生议论小结 二、结论:书包的式样真多。 三、插入书包的小故事。 撗Ц皇槌禂竹筒棗用车拉 造纸术后棗佣人挑 新中国棗布包,篮子 现在棗书包(单带、双带) 你说说是为什么? 四、总结 书上的画从哪些地方对书包进行了改进? 那么你认为还可以从那些地方对书包进行改进? 五、设计一只新书包 造型上更新颖 功能上更健全 装饰上更美观。 色彩上更鲜艳 携带更轻巧 六、学生作业 要求:1)大胆设计 2)更美观、更实用、更大方 七、作业讲评 表扬有创新的作品。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4、运动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用硬笔线描或蜡笔水彩画的形式较精细地描绘运动鞋 2、通过描绘运动鞋,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重点:提高写生能力。 教学难点:线的熟练性练习。 教具:运动鞋、教师范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出示范画 二、简介运动鞋的结构,特点: 三、学生作业 先观察鞋的全貌,再观察细节 先画外轮廓,再画各部分大致函位置,精细描绘 四、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讲评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5、设计一双新鞋子 教学目标: 1、能为自己设计一双理想的新鞋子,或画一幅以鞋为题材的想象画(重点) 2、培养学生绘画的技能,开发学生智力 难点:抓住鞋的结构特征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设计一双理想的新鞋子。 教具:不同式样,不同功能的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对运动鞋进行了写生练习。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试,给自己或大家来设计一双新鞋子。 二、发动学生谈谈他们见过的鞋子。 1、讨论外形 2、讲座功能与作用 3、启发引导 新鞋有别于旧鞋 新鞋与旧鞋更漂亮可以式样,装饰方面思考。 新鞋坏蛋旧鞋更舒适可以从结构上装饰方面思考。 新鞋与旧鞋特殊功能,从适应特殊,环境考虑。 可以与科技联系起来。 四、学生创作 五、师巡视指导 举办一个展览。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6、家乡的桥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描绘家乡的桥,学习描绘景物的物力。(重点) 2、`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桥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处理。 教具: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讲述卢沟桥,泸定桥的故事,进行爱国教育。 二、启发谈话 家乡有哪几座有名的桥? 哪座桥最古老? 哪座桥最年轻? 你想画哪座桥? 三、展示图片 让学生将图片的桥与家乡常见的桥作比较有什么感想? 四、学生作业 注意:应把桥画在画面的主导位置上。 把桥上桥下,桥的两边都画出来。 五、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讲评展出。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7、我为祖国造大桥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将想象中的大桥,在画面和泥塑中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撍幕瘮努力的理想。 教学重点:用泥塑的方法体现家乡的桥。 难点:将想象的大桥具象化。 教具:范画、彩泥。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结前节课作业,引入课题。 二、介绍我国建设中有关桥的新闻。 三、启发设计 架在高山两岸。 在大江,大河上。 大陆与海岛之间。 地球与月球之间。 四、学生创作 五、教师指导 六、讲评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第二课时 泥塑 二、教师示范。 三、学生作业。 桥不能太长 可以多种材料做骨架 四、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讲评`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8、树叶贴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能利用自然创造艺术美的能力。 2、能巧妙的利用树叶拼贴作品(重点)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小学音乐第07册教案(浙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