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第十七章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主 要 内 容 动物生长的生理基础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生长肥育的饲料利用效率 §17 .1 生长的生理基础 生长的概念与意义 生长的衡量及的一般规律 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 一、生长的概念与意义 生长的概念: 生长是指动物在同化作用下,机体内物质的积累、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从而使动物总体体积增大和体重增加的过程。 物理的角度,生长是动物体尺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 生理的角度,生长是机体细胞的增殖和增大,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 生化的角度,生长是机体化学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的积累。一般而言,生长主要指体内蛋白质总量的增加。 肥育是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其特点是体内脂肪贮藏的迅速增加。 生长的意义 对于商品肉畜 对于后备种畜 二、生长的衡量及的一般规律 (一) 生长的衡量 衡量生长的指标: 生长速度、生长内容 、生长效率 生长速度 绝对生长,指动物以某一年龄为起点到另一年龄的体重或体尺的增加量。如常用的日增重。 相对生长,是指某段时间的绝对增长量与其初始量的比值。它通常被表示为生长的倍数或生长系数。相对生长反映动物在该时段的生长强度。 生长内容 如屠宰率、瘦肉率,胴体蛋白质、脂肪含量等 生长效率 饲料报酬(料重比或料肉比);每kg增重耗饲料养分 (二) 生长的一般规律 总体的生长规律(生长的总模式) 指以体重或体尺(多以体重)的变化来反映整个机体的变化规律。 绝对生长速度——日增重,取决于动物的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体重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呈缓S型曲线(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快-慢。 相对生长速度,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直线下降,即动物体重(年龄)越小,生长强度愈大。 从营养的角度来讲,愈小的动物需要的饲粮养分浓度愈高。 绝对生长模式图 相对生长曲线示意图 局部生长规律 各组织生长重点(强度)转移的规律 动物各组织器官的生长速度不尽相同,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的是神经系统,其次是骨骼系统、肌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 猪机体组织生长发育强度循序示意图 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的规律 随年龄增长,各种动物机体水分含量降低,粗脂肪和能值增加。肌肉组织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增加。 影响生长的因素 动物:品种、性别是影响生长的内在因素。 营养水平及生长的受挫与补偿 环境与饲养管理措施:环境温度、湿度、气流、饲养密度及空气清洁度都影响着动物的生长。 母体效应:母体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初生重及日后生长的影响,初生重与死亡率成高度负相关,与日增重成正相关。 §17.2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内容提要 能量的需要 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矿物质元素的需要 维生素的需要 生长育肥的能量需要 能量需要量确定的原理 综合法:主要根据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来估计总的需要。以饲养试验资料为主,也常结合屠宰测定的结果。 析因法:主要从维持和剖析增重的内容出发,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回归公式来估计某种动物在一定体重和日增重情况下的脂肪和蛋白质日沉积量。 生长育肥的能量需要 生长育肥动物的能量需要模型(析因法) RNE=NEm+NEp+NEf=1.2×300w0.75 +NEpr+NEf RME=MEm+MEp+MEf=NEm/km+NEp/kp+MEf/kf (km 、kp 、 kf大致分别为0.8、0.56、0.8) RDE=DEm+DEp+DEf=(MEm+MEp+MEf)/k (k为DE转化为ME的效率,约为92%~96%) 生长育肥猪的能量需要 NRC(1998)猪的能量需要采用代谢能(ME)来表示。 ME=MEm+MEp+MEf(+MEHc ) 后备公母猪在育成期的能量需要不同与生长肥育猪,一般在60千克体重以后要限饲,减少日增重,以免沉积脂肪过多,影响繁殖成绩。 生长育肥猪实例 50kg体重生长育肥猪,日增重700g,经试验测得沉积氮24g、脂肪190g,估算日需ME? 维持:MEm=1.3×300×500.75/0.8=9166(kJ) 沉积蛋白质:MEp =24×6.25×23.6/0.56 =6321 沉积脂肪: MEf =190×39/0.8 =9263 合计:RME=MEm+MEp+MEf =9166+6321+9263=24750 (kJ/d) 生长肥育牛的能量需要 一般用析因法,即维持加增重的方法表示。 分两分阶段(德国): NEg(MJ) ME(MJ)=0.46(MJ) ·BW0.75+ ———— 0.68 NEg (MJ) ME(MJ)=0.45~0.50·BW0.75+ ———— 0.4~0.5 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评定蛋白质氨基酸需要的方法 综合法 析因法: RCP(g/d) =( CPm+CPg )/NPU RCP为总的粗蛋白的需要量, CPm和 CPg分别为维持和生长(沉积)所需粗蛋白质、为净蛋白利用率 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生长育肥猪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 NRC(1998)是先根据维持及生长(蛋白质沉积)的氨基酸模式,然后测得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在根据各自的氨基酸模式可推算出其他氨基酸的需要量。 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生长、肥育牛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评价体系,英国的“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和未降解蛋白质UDP”体系和美国的“吸收蛋白质”体系。 生长鸡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肉鸡和生长期蛋鸡蛋白质、氨基酸需要可用综合法、析因法。 矿物质元素的需要 生长动物钙、磷的需要主要取决于动物的体重和生长速度。钙磷需要量由平衡实验测定。可用如下公式估计: 总的需要=(沉积量+内源损失/ )利用率 =净的需要/利用率 其他矿物元素的需要量都较少,其需要一般通过生长和屠宰实验、根据生长效应、组织中的含量及其功能酶的活性进行综合评价。 维生素的需要 对于生长动物,维生素的需要主要通过生长实验评定。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脂溶性维生素都必须由饲粮供给,尤其是幼龄动物。 工厂化养鸡和养猪应特别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生长肥育的饲料利用效率 对生长肥育动物,饲料能量和蛋白质利用效率是研究的重点。饲料效率的高低一般用F/G或饲料报酬来表示。 营养水平和饲料报酬:营养水平是指动物每天摄入营养物质的多少,常表示为相当于维持需要的倍数。营养水平直接影响饲料的效率。营养水平提高,饲料报酬提高,当营养水平达一定程度,饲料报酬下降。动物愈小,饲料报酬越高。 生长肥育的能量利用效率: 生长肥育的蛋白质利用效率:随动物年龄和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蛋白质利用效率下降。对反刍动物来说,对优质饲料蛋白质,利用率比单胃动物高,对质量差的饲料蛋白质和非蛋白氮,却能使蛋白质的利用率显著提高。 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品质 * 年龄(时间) 体重 转折点 体重(kg) 增重与体重比值的对数 骨骼 肌肉 脂肪 5 50 100 体重(kg) 增长强度 低营养水平和晚熟品种 高营养水平和早熟品种 60~160Kg: 160Kg以上: *
§17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