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节节 节 能 能能 能 减 减减 减 排 排排 排 知 知知 知 识 识识 识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三废”排放。 我国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
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这是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
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
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
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
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
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
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迫切需要。
【工作重点】
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
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
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
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
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
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
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
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
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
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
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
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
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
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
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
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
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