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2007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汇编.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03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4-25 08:30:3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2007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汇编.doc介绍

2007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专题汇编
滕州市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1.下面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二者不可得兼??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 ??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译文: ??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人物:            言或行:                                           ?? ?? 1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
参考答案
10①祸患灾难; ②同“避”,躲避?? 11.(2分)C?? 12.(4分)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傲苟且偷生的事。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13.(人物1分,言或行2分,共3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 14.(3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安徽省池州市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芜湖市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19、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20、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分)
21、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17、(2分)(1)通“避”,躲避。(1分)   (2)眼泪。(1分)
18、(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分)
19、(4分)①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分)  ②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分)
20、(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
21、(4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
北京市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不迷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余]有版本写作"馀"。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                     翻译:          
2007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汇编.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2007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汇编.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