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七册教案(全) 课题:快快长 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 1、新学期讲话、复习上学期学习过的歌曲。 2、读谱知识:变音记号:升记号 还原记号 3、综合训练(一)。 4、歌曲《快快长》歌谱。 教学目标: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和还原记号。 2、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教学重点: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和还原记号。 教学难点:听辨变化音。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要求: 1、请同学们讲一讲新学期有什么愿望。 2、教师提出自己的愿望。 3、同学讨论: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方法、点子。 4、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二、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注意:鼻韵母的发声位置,要保持位置的统一, 字与字之间如顺水推舟似地连贯,口形切勿做过大的变化。 力度:mp—mf—mp。 三、读谱知识:变音记号 1、请同学看刚才唱过的发声练习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在乐曲中,谱例上出现了什么记号,并画出来。 这个记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变音记号。 2、教师根据图式讲解: 变音记号:用来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常见的有五种:升记号、降记号、重升记号、重降记号、还原记号。 (1)、讲解升记号: 升记号:表示将本位音升高半音。 请同学们说说,那么《半个月亮爬上来》中出现的变音记号是哪个呢?(升记号) 它代表什么?(将do升高半音) 请同学将歌曲《快快长》中出现的升记号找出来,并说说它应该怎样应用?最后唱一唱。 (2)、讲解还原记号: 还原记号:表示恢复本位音原有的音高。 请同学将歌曲《快快长》中出现的还原记号找出来,并说说它应该怎样应用?最后唱一唱。 四、歌曲《快快长》学谱。 1、教师范唱,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后有什么感受。 2、再听听录音范唱,请同学用手指指着曲谱跟录音哼一哼曲谱。 3、两人一组,将歌曲的曲谱念一念。 4、教师带领学生将歌曲的曲谱念熟。 5、跟琴视唱曲谱。 注意变音记号处的演唱。 反复练唱。 五、教师小结: 请同学们回家在晚上临睡前请妈妈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这个故事必须是你妈妈亲身经历过的。下节课老师会请同学们讲讲这次听故事的感受。 板书设计:变音记号:升记号 还原记号 课后小记: 课题:快快长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快快长》;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二)。 3、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己快快成长的愿望。 2、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旧社会的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综合训练(二)。 1、集体齐唱歌曲《快快长》曲谱,注意变音记号处。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变音记号?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综合训练 请同学看综合训练二中出现的三组音,说说其中出现的是哪种变音记号?并唱一唱。 跟琴唱一唱这三组音。 教师随便弹奏其中一组音,请学生说说老师弹的是哪一组?并唱一唱。看谁听的准,说的对。 三、歌曲《快快长》学唱。 1、集体齐唱《快快长》曲谱。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边听边想想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3、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跟琴学唱歌词。 5、歌曲处理: 讨论: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速度应该怎样处理? 教师总结: 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中速演唱,个别部分适当加快速度。第五乐句与第七乐句的前两小节的断音与后两小节的连音唱 法要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的结束句要唱的饱满,把歌曲推向高潮。 6、在教师指导下练唱。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可以有小表演。 四、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导入: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时,有什么感受? 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介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一首叙事歌曲,由管桦作词、翟希贤作曲。它发表于1958年,1980年在“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叙事歌曲是叙述故事的歌曲,通常以叙述为主,即用第三人称来讲故事,但也有用第一人称来代替歌中人物讲话的。 3、教师将第一乐段前两个乐句的旋律及歌词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随琴轻声唱一唱。 再请同学说说这段音乐给了自己什么感受? 4、听第二乐段,请同学说说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在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5、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 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快快长 中速、饱满、充满朝气的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2、那时侯…… (情绪上有些激动,含着控诉) 课后小记: 课题:小蜜蜂 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一个升号的调do=G。 2、综合训练(一)、(二)。 3、学唱《小蜜蜂》曲谱。 教学目标:学习一个升号调的调号,认识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重点:学习一个升号调的调号,认识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难点:学习一个升号调的调号,认识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读谱知识:一个升号的调。 1、教师弹奏C大调音阶,请同学用唱名模唱。 教师再弹奏G大调音阶,请同学说出这次弹奏的是哪些唱名?(do、re、mi…….) 请同学们比较两次弹奏在音的高低上有什么差别,并唱一唱。 (使学生明白do是可以移动的) 2、用教材中的五线谱与键盘对照图讲解。 刚才我们唱的do是G调的,G调的do在第二线。 请同学们看书自己再念念。 三、综合训练 1、请同学们看书先将C调的谱唱一唱,说说是哪几个音。 2、两人为一组,在空白的五线谱处将C调的这条旋律改为G调写出来。 3、教师订正,并将正确答案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分别按照C调和G调唱一唱综合训练一的旋律。 4、同样方法作综合训练二。 教师带领同学唱一唱G调的旋律。说说是哪几个音。 两人为一组,在空白的五线谱处将G调的这条旋律改为C调写出来。 教师订正,并将正确答案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分别按照C调和G调唱一唱综合训练一的旋律。 四、学唱《小蜜蜂》歌谱。 1、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小伙伴要和大家今天一起上课,听,它们在唱歌呢。 2、听录音范唱。 这是谁呀?(小蜜蜂) 这首歌有什么特点?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观察:这是一首什么调号的歌曲?(一个升号调G调歌曲) 两人一组识谱。 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识谱。 4、听教师唱谱,请同学跟着小声哼一哼。 5、跟琴唱谱。 反复练习。 五、小结: 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小组,试着为这首歌曲编一个小节目,下节课来表演。 板书设计: 一个升号的调 do=G (五线谱与键盘对照图略) 课后小记: 课题:小蜜蜂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 1、歌曲《小蜜蜂》学唱;歌曲处理。 2、欣赏:《蜜蜂》(小提琴独奏曲) 西洋乐器介绍(一)弓弦乐器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和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技巧来表现小蜜蜂的勤劳和欢快,并启发学生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2、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式。 3、通过欣赏,启发学生领悟旋律、节奏、速度和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歌曲《小蜜蜂》学唱。 教学难点:运用正确的呼吸和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技巧来表现小蜜蜂的勤劳和欢快。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小学音乐第07册教案(人音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