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室内检验员专业技术知识之种子检验总则.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51.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17:50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室内检验员专业技术知识之种子检验总则.doc介绍

室内检验员专业技术知识
之种子检验总则
第九章
第一节  种子检验概论
一、种子检验的含义
   种子检验(seed testing)是指按照规定的种子检验程序,确定给定农作物种子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并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的活动。

   在实践中,我国目前采用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的习惯称谓,将上述含义中的种子检验程序(testing procedure)或者种子检验方法(testing method)称为检验规程(testing rules),如国家发布的GB/T 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第九章  种子检验总则
种子质量是由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可将种子质量特性分为四大类:
        一是物理质量,采用净度、其他植物种子计数、水分、重量等项目的检测结果来衡量;
        二是生理质量,采用发芽率、生活力和活力等项目的检测结果来衡量;
        三是遗传质量,采用品种真实性、品种纯度、特定特性检测(ISTA 2005年命名的新术语,代替过去所称的转基因种子检测。由于该术语比较准确描述了测定的内涵,受到各国的好评)等项目的检测结果来衡量;
       四是卫生质量,采用种子健康等项目的检测结果来衡量。
     
    《种子法》第八条 质量指标是指生产商承诺的质量指标,按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指标标注。
      
       我国开展最普遍的主要还是净度、水分、发芽率和品种纯度等特性。
二、种子检验的目的和作用
      种子检验是通过对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净度、发芽率、生活力、活力、种子健康、水分和千粒重等项目进行检验和测定,评定种子的种用价值,以指导农业生产、商品交换和经济贸易活动。
      目的就是选用高质量的种子播种,杜绝或减少因种子质量所造成的缺苗减产的危险,减少盲目性和冒险性,控制有害杂草的蔓延和危害,充分发挥栽培品种的丰产特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种子检验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种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持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二是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社会服务的手段,为经济贸易、解决经济纠纷等提供服务。
种子检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关作用。检验员通过对种子质量进行检验、测定、鉴定,最终实现两重把关:一是把好商品种子出库的质量关,可以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向市场;二是把好种子质量监督关,可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种子用于播种生产。 
2.预防作用。从过程控制而言,对上一过程的严格检验,就是对下一过程的预防。通过对种子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如亲本)的过程控制、购入种子的复检以及种子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检测等,可以防止不合格种子进入下一过程。
3.监督作用。种子检验是种子质量宏观控制的主要形式,通过对种子的监督抽查、质量评价等形式实现行政监督的目的,监督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种子质量状况,以便达到及时打击假劣种子的生产经营行为,把假劣种子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报告作用。种子检验报告是国内外种子贸易必备的文件,可以促进国内外种子贸易的发展。
5.调解种子纠纷的重要依据。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种子检验报告可以作为种子贸易活动中判定质量优劣的依据,对及时调解种子纠纷有重要作用。
6.其他作用。如可以提供信息反馈和辅助决策作用等。
三、种子检验发展简史
(一)国际种子检验发展概况
为了维护种子贸易的正常开展,种子检验应运而生。1869年5月1日,德国诺培(Friedrich Nobbe)教授首先在萨克森州塔朗特(Tharandt)小镇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种子检验站,并开展了种子真实性、净度和发芽率等种子质量特性检验工作,从而宣告了种子检验的正式诞生。他总结前人工作经验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于1876年编写出版了《种子学手册》。因此,诺培教授成为国际公认的种子检验和种子科学的创始人。
1897年美国颁布了标准种子检验规程。
1906年在德国举行了第一次国际种子检验大会。
1908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成立了北美官方种子检验员协会(简写AOSA)。
1921年欧洲种子检验工作者在法国举行了大会,成立了欧洲种子检验协会(简写ESTA)。
1924年在英国剑桥召开了第四次国际种子检验大会,大会决定把种子检验活动延伸至全世界,将欧洲种子检验组织改为现在的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简称ISTA)。
ISTA制定的《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承认和采纳。ISTA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有关种子检验的权威标准化组织。
截止2004年6月,已发展成为由156个会员检验站(其中96个为ISTA认可检验站)、205名会员代表组成,代表72个国家的大范围协作网。
ISTA成立82年来,已先后召开了27届大会,制订并多次修订了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目前已出版了2006版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编写出版了有关种子刊物和有关手册,如幼苗鉴定手册等,对世界种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种子检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我国种子检验概况
1995年发布的与《国际种子检验规程》接轨的GB/T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实现了国内外种子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四、种子检验的内容和程序
(一)种子检验内容
     分为扦样、检测和结果报告三部分。
---扦样是种子检验的第一步,从种子批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相当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供检验用的样品。
----检测就是从具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中分取试样,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包括水分、净度、发芽率、品种纯度等种子质量特性进行测定。
----结果报告是将已检测质量特性的测定结果汇总、填报和签发。
(二)种子检验程序
  种子检验必须按步骤根据种子检验规定的程序图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改变。种子检验程序可详见图9-1。
图9-1种子检验程序图 
五、检验方法确认
   种子检验的宗旨是要确保种子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由于检验方法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历来属于必控的主要要素之一。
   随着检验技术和方法的快速发展,对检验方法的控制和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确认检验方法,必须制定统一的规范。国际种子检验协会从2000年开始先在种子健康检验方法采用方法确认的方式,随后应用于种子活力检验方法,并已决定将方法确认适用于所有的种子检验方法,而且在提出国际规程的修订提议中必须先通过方法确认。
           方法确认依据分为四类:
一是新种类检测方法的研发,即没有现行的检测方法或虽有通用方法却没有很好确定或描述;
二是比较不同方法,以选择一种公认的检验方法;
三是检测方法的维持,即已经有明确规定的方法,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这些方法的要素是否要进行改良以提高水平;
四是试验方法与新方法比较。
方法确认的途径主要有多个试验室确认方法、特性确认方法等。
  确认过程通常包括:
    --方法选择和研发;
    --通过比对试验进行确认;
    --比较试验结果评审;
    --技术委员会的方法认可和方法准备;
    --技术委员会的最后接受并将其列于标准出版。
六、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室内检验员专业技术知识之种子检验总则.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室内检验员专业技术知识之种子检验总则.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