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作者谈读书至于当作家,连做梦也没有想过。可是我对书却有着特殊的兴趣,自打识字开始,便能自己读小说。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读了《西游记》《水浒》《岳传》。以后,只要是有趣的书,拿到就看,而且速度极快,常常一天便能读完一部长篇。放一次暑假,往往能读完几十部长篇。我的一位姐姐爱好文学,我读小学时,她已上高中,我当时读的所有外国小说,几乎都是她借来的,其中有《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九三年》《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猎人笔记》《红与黑》等。这种大量的阅读,尽管是毫无目的、囫囵吞枣式的,却在无意中为我将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书籍为我打开了许多窗口,使我冲出狭小幽暗的天地,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中邀游。当年就着一盏小油灯坐在破床上读书的情景至今想起来仿佛仍在眼前。这是我人生旅途中使人沉醉也使人怀恋的时光。我这时才真正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魅力,并且感到她离我很近,我可以伸手触摸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像来重新塑造她。我发现自己的周围有无数人和事值得去写,去描绘,去讴歌。当陶醉在写作的乐趣中忘却一切烦恼和痛苦时,我隐约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从此有了一种依托。如果说从事文学创作是我的人生之路上的一大选择的话,这种选择是经历了迷茫和痛苦之后情不自禁的产物。当年在昏暗摇晃的油灯下写成的那些文字,成为我最初的散文习作。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穿着木屐,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来到花园门口, 轻轻的扣着柴门,但门始终没有打开,所以诗人没能 进入花园里去欣赏满园的春色,他有点怅然,正要转 身回去,突然望见一枝鲜艳夺目的红杏伸到墙外来, 本来失望的他感到些许的安慰,由衷地感叹到:“高高 的院墙是挡不住春色的。”但是我想,诗人在惊喜之后 会感到更加的失望,因为与园中的姹紫嫣红、百花 争艳相比,诗人看到的只是一枝孤零零的红杏。这仅仅 是因为一扇门的阻隔。 诗意: (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 认识作者: 赵丽宏,男,1951年生,上海崇明人。。1968年中学毕业,曾在崇明岛插队,种田,当过邮递员,教师,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各种著作四十余部。 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 《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 (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 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 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 1.字音 聊( )无聊 诠( )诠释 憧憬( )凝( )凝聚 徘徊( ) 裨(bì)裨益 帷(wéi)帷幕 袤(mào)广袤 斓(lán)斑斓 谛(dì)真谛 瞬(shùn)瞬间 liáo quán chōng jǐng níng pái huái 2.形近字 ? 一、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 初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二、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 三、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文 学 之门 比 喻 修辞 只要……,只要……,门……洞开,展现……风景。 关于“文学”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现代汉语词典》)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高尔基)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便有变革。 (鲁迅) 比喻。文中“门”不是它的一般含义,即建筑物的出入口,作者巧妙的运用比喻手法,把我们求知阅世过程中帮助我们了解各种未知领域,带入各种未知领域的切入点、途径比喻成“门”。就好象我们把眼睛比作是我们“心灵的窗户”一样。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找出你认为是重点的段落,为什么?(从语言、修辞等方面) 朗读第四段,明确全段共有几句话,展开讨论: (1)十三句话各从哪几个角度诠释文学的? (2)这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第四段 *
1.为你打开一扇门.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