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敦颐 说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用原文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惟独喜爱莲花? (2)作者对菊、牡丹、莲分别有何评价? (3)作者对爱菊者、爱莲者、爱牡丹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莲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濯清涟而不妖 1、因而爱?请你找出描写莲的 美好形象的语句。 莲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濯清涟而不妖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2、这句话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莲的? 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 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莲 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 不攀附权贵 中通外直 独立高洁 不蔓不枝 美名远扬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自尊自爱令人尊敬 你可以联想到君子的哪些品德?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 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 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用花的_____衬托莲的_____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君子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爱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托物 言志 隐逸者 富贵者 惜 厌 正衬 反衬 8、请指出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助词 ) ( 的 ) (主谓之间) (无意) (助词) (的) (助词) (的)
22 爱莲说 ld.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