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走近作家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 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背景 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给红色字注音,并将多音字、形近字补充完整。 解释下列词语 杀戮 憧憬 荒谬 恍惚 蜿蜒 屹立 倾泻 朝圣 木然 控诉 执著 放逐 反驳 灭绝人性 缭绕不绝 片纸只字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引言——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呼唤和平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呼唤? 战争的残酷。 4、战争是如何的残酷? 课文精讲 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内容上:这里不仅是写天气,也是在渲染凄凉的环境氛围,衬托了参加者悲哀沉重的心情。 句式上: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并且朗读时读者自然放慢语速,有想象的空间。 情感上: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3、“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4、你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一句?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5、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 6、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却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 7、六十多位作家一起讨论,为什么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 日本作家的发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作者从选材上体现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 启示: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是潜伏的新的危险。 8、安格尔的诗“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应该如何理解? 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 9、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 孩子们从课堂里被抓走,老师和学生惨遭屠杀,这是沉重的;那位面对枪口威胁的老师,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这又是美丽的。 无辜的生命被杀戮是沉重的;每年10月21日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都到这里来纪念死难的人们,许多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这又是美丽的。 人们被残杀是沉重的;但那些人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对生活的爱,这又是美丽的。 回顾总结 文章写的是血腥的屠杀,可作者却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有何用意? 通过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呼喊,写出了屠杀的野蛮残暴,揭露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同时也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 写作特色:思路清晰、对比鲜明。 * * 浅浅的 解冻的河水呀 请帮我告诉妈妈 窗边的墙缝里 有一棵 绿绿的小草正在发芽 飞舞的落叶呀 请帮我告诉妈妈 桌边的水塘里 我看不清 刚戴上的那朵菊花 是不是 我在泥土里也会发芽 大地怀中长大 我们会在那里有一个家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 那片开满菊花的山坡下 让妈妈不会因为 一直找不到我而牵挂 请把我浅浅的埋下 靠近那棵瘦瘦的 小白桦 让妈妈知道我每天 都在等她 接我回家 高高的铁网呀 挂了新的 绞首架 拿枪的叔叔说 是娃娃 带着可笑的假发 红色的河水呀 浇灌春天的面颊 灰色的天空下 画太阳吧 温暖妈妈的脚丫 是不是 我在泥土里也会开花 妈妈回来后 会把哪朵花 轻轻的摘下 请把我浅浅的埋在 那片开满菊花的山坡下 让妈妈不会因为 一直找不到我而牵挂 请把我浅浅的埋下 靠近那棵瘦瘦的小白桦 让妈妈知道我每天 都在等她 接我回家 《请把我埋得浅一些》 聂华芩 憧憬 稚嫩 控诉 呵护 响彻云霄 蜿蜒 缭绕不绝 屹立 沉寂 肃穆 反驳 恍惚 片纸只字 盟誓 赤裸裸 著 ( )___ ( )执著 泄( )发泄 泻( )倾泻 戮( )杀戮 谬( )荒谬 廖( )___ 悼( )悼念 绰( )___ 掉( )___ 粹( )纳粹 猝( )___ 萃( )___ 憧( )憧憬 潼( )___ 幢( )一幢 斑( )斑白 班( )___ 模 ( )___ ( )模样 1、作者开头为何要引用萨特的话?有何好处? 萨特的话是全文的引子,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在参观克拉库耶伐次后有与萨特相似的总体感受。 *
5亲爱的爸爸妈妈.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