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816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4-12 10:29:4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38%(3)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63%(5)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介绍

参见资料中“朗读视频” 背诵语文   预习英语starter  unit2 1.了解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2.背诵课文  3.翻译全文 诸子百家简介 儒                            家 一、儒家:    ?  孔子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法   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试读课文,读准字音。 1、论(     )语2、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学而不思则罔(          ) 6、思而不学则殆(       ) 7、诲(      )女(    )知之乎 8、是知(      )也 9、弘毅(      ) 10、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11、其恕(      )乎 lún yuè yùn xǐng w?ng dài huì rǔ Zhì yì diāo shù         ◆听范读课文,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齐读课文,纠正节奏 1、子曰:学而 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 / / / / / 2、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 / /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 / 4、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曰:“由,诲汝 知之乎!知之 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 知也。” / / /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子曰:“见贤 思齐焉,见不贤 而内自省       也。” / / 7、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9、子曰:“岁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 凋也。” /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曾子曰:“士/不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子贡/问曰:“有一言  而可以  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3).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        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         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         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1).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     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     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     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按一定的时间” 或“及时” “温习”或“复习” “愉快”或“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志同道合的人 愉快、高兴 了解 知道 怨恨 品德高尚 的  人       [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实践它、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练习:    1.试译剩下九则。 孔子及弟子趣事1 有一次,孔子他们被两个小国家围困,长达七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后来较为富裕的子贡拿自己的钱财好不容易换来了很少的一点米,就让颜回给大家拿来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很不高兴,就去了老师那里。他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孔子及弟子逸闻趣事2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背诵下列名句 不学礼,无以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小不忍则乱大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Class   is  over              Bye  bye 参见走近孔子word中的重要人物图片 参见走近孔子word中的重要人物图片 参见资料中“朗读视频” 背诵语文   预习英语starter  unit2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