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中考语文全套复习教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393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4-04 08:13:5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中考语文全套复习教案.doc介绍

前 言? 复习方法 
  复习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胡子眉毛一齐抓,哪儿都想抓几下,结果什么也复习不好,反而会觉得越复习越乱。翻开笔记,将所学过的知识的重点、难点都整理一下,可以将各章节的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归纳整理出来,然后根据各册书前面的简介提示找出重点、难点。对照自己笔记,看看自己记得是否全面,查漏补齐。看看哪些地方还是最薄弱的地方、自己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就要找老师彻底弄清,绝不能放过去了。因为课本的编排知识点是系统化的,它不是孤立零散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因此,只要理清重点、难点就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注意书后例题的复习,理清解题思路。
  不管是哪一科,书后的例题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代表性。换句话说,就是知识点的外在考核形式。所以每一个例题都不能放过。搞清了这些题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知识基本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知识的迁移引申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三)注意总结自己以往考试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可以将以往的试卷找出来,将所有的错题分一下类,找出错的原因,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自己还不能准确总结症结的所在,可以请教一下老师,看看自己今后应该多注意什么。要知道“聪明的人不在原地摔跟头”。
(四)注意向课堂要效果。
  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上课时注意记好复习笔记,多动手解题,既可以提高自己答题的速度,又可以将老师所复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提高。老师教是一个方面,自己的学习领会多少还是最主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是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却不同的原因了。课内打基础,课外长才干。 
(五)注重解题能力训练。
  因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一次具有两种功能的考试,它既是初中毕业的水平考试,又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选拔考试。水平考试是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选拔考试则是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进行阅读、写作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应该注意多做一些典型的习题,使解题的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二、1-6册难字易读错写错字选编 
第一册 
第二册 
           ?               视                        ?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三、名篇名段名句识记 
(一)默写与简答
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  
2. 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4.《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蒲松龄的《狼》: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表现了狼的"黠"的地方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10.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 
12. 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3.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4.杜甫《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李清照《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16.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
中考语文全套复习教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中考语文全套复习教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