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其他教育资源
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其他教育资源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233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5-21 08:42:42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doc介绍

组织行为学
授课教师:  曹正进(商学院)
e–mail:caozj@max.book118.com.cn
★总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等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考试题型:一、判断(10个,每个1分),共10分
          二、单选(15个,每个1分),共15分
          三、多选(5个,每个2分,少选得0.5分,错选不得分),共10分
          四、简答(5个,每个7分),共35分
          五、案例分析(1个,15分),两至三问
          六、论述(1个,15分)需摆明观点,然后摆明理由
 备注;带红色的字都是老师说的考试重点!!!
第二章  导论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
●领导行为。
●从不同角度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应当综合运用。
第二章  认知
第一节  认知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过程。
●认知上的差异是行为差异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一、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的初级阶段——感性认知阶段。
●感觉(Sense)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最简单的、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的基础。
●单纯的感觉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总是和知觉结合在一起的。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的共同点。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知觉和感觉的联系。
●人的知觉是由知觉主体、知觉客体和情景因素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内容
●社会知觉实质上是对人的知觉。
1. 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是指对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其他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知觉。
●人们最初接触时,首先接触到的是这个人的外部特征和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和判断其内心活动和特征:
▲面部表情
▲眼神与目光接触
▲体态和动作
▲语气、语调等
▲仪表风度等
●对他人的知觉受到知觉主体本身的主观因素、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要“知人善任”,而不要“以貌取人”。
2.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人际知觉是社会知觉中最核心的成份。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判断受多种因素影响。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和塔吉乌里的关系分析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和判断人际关系的状态。
3. 角色知觉
●社会角色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地位及相应的一套行为模式。
●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人们对角色行为的辨认往往是以一定的角色标准为依据的。而角色行为规范标准的建立与认识,一般要从几个不同的心理角度方面着眼:
▲情绪和情感方面
▲动机方面
▲社会地位方面
▲社会服务与社会贡献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方面
●角色知觉以及角色行为的获得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社会角色期望(皮克马利翁效应)
▲社会角色冲突:一种角色或几种角色所引起的内心冲突;新旧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标准与个性的冲突等
▲社会刻板印象
●角色知觉在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4. 自我知觉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的知觉。是自我认识过程,是认知主体(观察者)和客体(被观察者)的统一。
●自我知觉的最终结果是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的形成。
●自我意识由物质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方面构成,其中精神自我处于核心地位,起支柱作用。
●自我观念(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及与外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客观地评价自己是很困难的。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以人为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常反省。
三、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社会知觉的效应(Effect)是指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对某种刺激所产生的特殊的反应效果。
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较深,对人们今后交往行为的影响较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先入为主。
●首因效应在组织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管理者应善于利用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应力避免第一印象的消极影响。
2.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最后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从而对人的社会知觉(尤其是对他人的知觉)产生显著影响。
●一般来讲,人们对所熟悉的人的认知往往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大些,而对陌生人的知觉则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大些。
3. 晕轮效应
●晕轮(月晕)是一种自然现象,指在刮风的前一天夜里,在月亮周围会出现大圆环。
●晕轮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偏见,也称之为“哈罗”效应,是指对一个人的某种印象影响到对此人的其它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光环效应。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倾向。
●管理人员偏向于高估他们喜欢的人的优点和表现,而低估了他们不喜欢的人的品质和表现。
4. 定型效应
●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到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和概括化的、类化的看法。
●也称社会刻板印象。以一般代特殊(个别),以共性代个性。
●定型效应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5. 投射效应
●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自己对别人的判断之中,从自己出发去估计别人。“以己度人”。
●这种效应的发生是以情感为机制的。
第三节  归因理论
一、归因理论
●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人的外在行为和表现对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行解释与推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用来说明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
●属于认知理论,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知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
●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对人们行为的归因。
▲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归因。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
二、三维归因
●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外因还是内因:
归因依据	比较的方式	结论		一贯性	同其过去的行为比	一贯性高:内因
一贯性低:外因		一致性	同其他人的行为比	一致性高:外因
一致性低:内因		区别性	同此人的其它行为比	区别性高:外因
区别性低:内因		
三、成败归因
●对人们获得成功和遭到失败(挫折)的归因。
●维纳将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个因素。
●这四个因素可按三个方面来划分:
▲内因或外因。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因,任务难度和机遇则属于外因。
▲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归属于不稳定因素。
▲可控性。努力是可控因素,能力因素只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任务难度和机遇是不由人控制的。
●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对他们以后的工作积极有很大影响。
●对于高成就需要的人,多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

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