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5、9班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命题人:谢海根 审题人:王连根 max.book118.com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 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 ,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的原因是 。 2、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当左右发生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当时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 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 。 3、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根据表中信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u/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8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其特征为 ; 另一类包括 ,其特征为 。 5、下列各图中都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图甲:玻璃珠被加热后,小灯泡发光,说明 ; 图乙:半导体二级管D接入电路,小灯泡发光,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后,小灯泡不发光。这说明 。 6、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的球体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为三个相同的轻质小球。(如图所示)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 7、如图甲所示,透明塑料瓶内装有藿香正气丸,将瓶摇动若干次后,小药丸便呈现图乙所示状况,药丸间的间隙增大,有的呈悬浮状,这是由于塑料和药丸发生 ,因 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2×8+4×2=24分) 8、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甲变成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9、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窗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10、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不变的速度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成60°角,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 A、以速度水平方向移动 B、以速度水平向右移动 C、以速度沿连线向S移动 D、以速度沿连线向S移动 11、在一个大气压下,对0℃的冰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下列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哪个图是正确的?( ) 12、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只温度计,其中只有一只温度计刻度是正确的,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感温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感温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后放在空气中,它们的示数都为15℃,那么该房间里的实际温度( ) A、等于15℃ B、高于15℃ C、低于15℃ D、无法判断 13、在儿童儿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将镜头适当地( ) A、向下并且向左移 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 D、向上并且向右移 14、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15、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16、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为防止噪声对人的危害,减弱噪声、保护环境,采取了很多办法。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17、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四位同学分别提出改变温度计结构的四种措施,其中可行的是( ) A、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大一些 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 C、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些 D、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些 三、作图与说理(4+4+4+4=16分) 1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作出焦点F。 19、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第18题 第19题 20、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请说明其主要物态变化过程。 21、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个玻璃瓶,瓶内水面比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请说明杯中水与瓶中水的沸腾情况? 四、探究题(4+12+4+9+7+4=40分) 22、(4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8 17 2 10 30 3 12 6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3)与烛焰相比,用发光二极管作发光物体,优点是 。2分 23、(12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分)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即可) (3)如图15所示.他所组装的实验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 (4)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可以推知,此时山脚下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 ”、“=”或“ ”) (5)小明还观察到水要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体积大小变化情况不同,如图16所示.其中: 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此时它的温度--------。 (6)如图案15,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它的作用---------------。 (7)体温计与上面温度计在结构与使用的不同点是--------------, 25、(4分)某同学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沸水温度(如图)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把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并观察温度计,记下沸水温度为95度,问该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错误?应该怎样改正: (1)错误: ; 改正: ; (2)错误: ; 改正: 。 26、(9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
初二5、9班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