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讲学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54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28 09:01:40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100%(1)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讲学案.doc介绍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讲学案
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对大量化学现象归纳出的规律,因为此们要很好地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准确地应用它去分析化学现象.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如下所示: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知识结构:                         
                 单质          离子      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    
                                         阳离子
                                         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
         组成           构成             原子核
   元素          物质          原子                    中子
              (纯净物)                 核外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化合物        分子        共价化合物
         宏观组成               微观构成
   (只有种类,不论个数) (既有种类,又有个数)                                      
粒子和粒子构成的物质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稀有气体:如氦、氖、氩等
                  单质    非金属:如氢气、氧气、氮气、硫、磷等
   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        化合物(共价):如氯化氢、二氧化碳、硫酸、有机物等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金刚石
要正确应用以下观点分析问题:
元素是从宏观描述物质组成的概念,因此不讲个数,只讲种类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相同物质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也相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变化,因此物质分子一定变化。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也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它不同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从而形成不同的物质,但在化学变化中它不再改变.
在原子中:(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
化学性质相似。
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因此最外层电子数
与化合价关系密切.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结构相同性质相似.
例题分析
某矿泉水标签上说明该矿泉水所含主要的矿物质成份如下(单位mg/L)Ca20,K39,Mg3,
Zn0.06,F0.02等,这里Ca,D,Mg,Zn,F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解析:从宏观上说,物质都是由相同或不同元素组成的,因此一些食品和药品的标签上所标成分均指元素.例如加碘食盐中所加的并不是单质碘而是碘酸钾,由于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因而称为加碘精盐,包装袋上的碘的含量就是指碘元素的含量.
(2)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以表示为( )
解析: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表示水分子,因此选C
(3)亚铁离子Fe2+共含有24个电子,,Fe3+离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是( )
A) 24  B)25   C)26    D)27
解析:Fe2+ 和Fe3+   属于同种元素,因此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知道了Fe2+ 的质子数就知道了Fe3+
的质子数,由Fe2+有24个电子可知其原子有26个电子,因此也就有26个质子,所以Fe3+也有26个
质子。
(4)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 ,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x的值为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填序号
3)溴化氢的化学式是         。
解析:1.X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X=35;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所以Br的化学性质和C相似。3.由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知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以溴化氢化学式是HBr. .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是(  )
A)H2O    B)O2      C)OH-     D)O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原子,而能表示原子的符号只有O,答案为D. 
(6)2002年初,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磁冰箱,其效率比普通冰箱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原子结构图为
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中子数为          猜测该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常见化合价
可能是     。
解析:钆原子质子数为64,所以核外电子数为64,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所以中子数为
157-64=93,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常见最高正价为+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知识结构:
                      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                         催化剂
                             化学反应的   放热现象:如物质的燃烧
                             能量变化     吸热现象:如碳还原二氧化碳
       物质的变化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基本类型             C、H2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化学变化                  置换反应   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及完成的条件
                             类型
                                                       氧化反应    被氧化、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性
                                                   还原反应    被还原、氧化剂、
                                                               氧化性
                                     燃烧的条件 
                             燃烧    灭火原理
                剧烈氧化     爆炸
    氧化反应                 自燃
                缓慢氧化
要注意应用以下知识分析问题:
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微观原理是原子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
个数和质量均不变化,因此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要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掌握金属与酸、盐置换反应的条件,记住溶解性表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它要同时具备达到着火点温度和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两个条件才能发生,我们要利用这两个条件来控制燃烧。
例题分析:
(1)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解析: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产生新物质,只有③④两个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因此是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即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H2用于探空气球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CO2用于灭火
解析:A、B是应用物理性质,C是应用化学性质,CO2能灭火是因为它不助燃,不可燃,并且密度大于空气,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讲学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讲学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