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程评价研究浅谈 蚌埠行知实验学校 任 慧 皓 一、新课程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 在新的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二、新课程评价的特点 三、新课程评价体系——内容确定 三、新课程评价体系——内容确定 三、新课程评价体系——内容确定 三、新课程评价体系——方法选择 四、建立发展的评价机制 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感 谢 指 导 2004年第17题 2005年第11题 2006年第22题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2007年第20题 2006年第21题 2005年第23题 2004年第24题 * * * * 评价主体互动化 评价指标人性化 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功能多元化 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只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才能更清晰、准确的描述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 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 尊重个体发展差异,对学生诸多指标进行人性化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终结性评价, 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 开展多方面的评价,有助于增进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理解,促进师生不断发展进步. 1、知识与技能 1.1 联系实际进行命题. 1.2 避免死记硬背,体味学习乐趣. 1.3 客观评价在科学探究中的表现. 例1:(04)年第17题 例2:(05)年第11题 例3:(06)年第22题 2、过程与方法 2.1 评价学生获得了什么,参与了哪些活动,投入程度如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 2.2 还要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收集信息能力、作出猜想假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 例6:(06)年第21题 例5:(07)年第20题 例4: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 教师应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人文问题的认识与评价,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注.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教材中的STS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例8:(05)年第23题 例7:(06)年第24题(略) 例9:(04)年第24题 ①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采用提问、简答等形式; ②对基本规律的运用:采用计算、说理来考查; ⑤对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采用成长记录袋等; ③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完成探究报告,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等; ④对过程与方法:采用撰写小论文、答辩等形式; ⑥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评议(自评、互评),建立学生档案等形式;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评价来促进被评价者进行发展. ★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而学生又通过发展来反作用于评价的发展,两者之间是辨证的关系. ★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能起到激励的功能. ★通过激励性的评价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反省能力,增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达到评价的目的. ◆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某些部位长成了特殊的形状;生活、生产中机械和交通设施也做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实际需要. 那么图示中达到了增大压强效果的是( )A.蝉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B.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C.推土机上装有履带 ;D.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 他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忽然水母像接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程跃要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请你跟随程跃边实验边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请在图a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2)程跃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 在一旁观察的林雨一惊,提醒程跃实验中有问题. 程跃想,我的实验连线没有出问题啊!请你帮助程跃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②___. (3)程跃选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b所示,此灯泡额定功率是___W.(4)做完实验后,程跃将测灯泡实际功率实验与以前做过的测某一固定电阻阻值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实验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请你写出一个不同之处:_____.(5)程跃根据测量灯泡实际功率的多组实验数据,作出了,I-U图象,如图c所示. 结果发现图线不是直线,这表明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程跃很纳闷,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强调具体规范和细节.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事实和现象.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概念定义的背记,针对定义关键字句的是非判断. 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和解释. 能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的记忆. 知道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认知评价重点 实例 (摘自内容标准) 认知评价重点 实例 (摘自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就可读出相应的数据。当然也可通过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倾斜状态下达到平衡,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但我们总是选取杠杆的水平平衡状态进行实验,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农村地区常有用地窖储藏农作物的习惯. 由于植物的呼吸,地窖内会不断地积蓄C02气体,浓度过高时将威胁到人的安全. 为试探C02的“浓度”,人们常将点燃的蜡烛带到地窖里. 如果蜡烛熄灭说明C02浓度过高,如果蜡烛没熄灭说明浓度不高. 其实,你也可以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给你一只. 轻小的气球,里面充有空气后扎住口. 请你用浮力和密度方面的知识大致判断地窖里C02气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身安全. 把你的实验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以及其中的物理道理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判断: 现象: 其 中 的 物理道理 可能看到的现 象和你的判断 你的方法 ◆据资料显示,2003年底我国660个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量达1.5亿吨,并且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 垃圾处理成为城市建设及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变废为宝:利用垃圾中的可燃物质燃烧发电.2003年1月在芜湖市建成了垃圾焚烧电厂,该厂年处理垃圾可达2.16×105t. 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的平均热值约为6.27×106J/kg. 如果利用垃圾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每燃烧1t生活垃圾,可以发电240kw·h.那么,(l)生活垃圾燃烧发电的效率是多少?(2)请你谈谈对城市建垃圾发电厂的看法,以及你对人们在生活中收集垃圾有何建议. * *
初中物理新课程.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