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第三讲酸碱盐.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244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29 08:41:0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第三讲酸碱盐.doc介绍

学乐教育2011暑假新高一化学VIP课程讲义
第三讲  酸碱盐专题
一、酸、碱、盐的组成
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三、反应条件
判断题:1.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已知四物质在水和在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硝酸银硝酸钡氯化银氯化钡水170	9.3	0.0005	33.3		液氨  86	97.2	0.8	0		在水或液氨中,这4种化合物中的某两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液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二 有一包粉末,可能是FeCl3 CaCO3 Ba(OH)2 K2SO4 NaCl 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白色沉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
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
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一份,无沉淀产生。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中混有________________
向实验(3)中过滤后的所得的滤液里加入 Ag NO3溶液和稀 HNO3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此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的全过程推断,原混合物中还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
【小结】
①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②除需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外,盐与碱、盐与盐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
③BaSO4、AgCl、KNO3、NaNO3等一般不
练习1.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CO3 + H2SO4 ——                     (2)FeCl3 + NaOH ——
(3)H2SO4 + Ca(OH)2 ——                    (4)Cu(OH)2 + KNO3 ——
(5)K2SO4 + BaCl2 ——                       (6)KNO3 + NaCl ——
(7)CaCO3 + BaCl2 ——                       (8)BaSO4 + HNO3 ——
2.从H、O、C、Ca、Cl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分别组成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等类别的物质,并按要求写出这些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酸类外,其它反应物只能用一次)。
①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⑤复分解反应(不属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M+H2SO4(稀)→Fe2(SO4)3+N(M、N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反应中,M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Fe;②Fe2O3;③Fe(OH)3;④Fe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4.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乙能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并能跟CaO反应生成碱。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任何一种硫酸盐	            	B. 乙一定是酸
C. 丙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和碱	        D. 丁一定是H2O
5.猪肉的新鲜度可通过测试PH来判断,PH 5.8-6.2为新鲜肉,PH 6.3-6.6为次鲜肉,PH在6.7以上为变质肉,则新鲜肉变质后,其酸性变(  )
A、强	B、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多数花卉喜欢微酸性土壤,某花卉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PH为7.6,在施用较稀FeSO4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这说明FeSO4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7、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C和D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8.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HCl和FeCl3溶液	NaOH溶液		B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稀HCl		C	镁铝合金	稀HCl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石灰石和稀盐酸  镁和稀硫酸
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生石灰和水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下图给出三种物质,如果按概率统计,它们之间应该有六种相互转化的可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实现的转化关系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反应③可选择反应:H2S+CuSO4=H2SO4+CuS来实现。依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生成物CuS必须具备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余可实现的转化关系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来实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酸碱盐的应用      
(一)鉴别
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
  A??? NaOH、NaCl溶液、稀HCl??? ()B??? 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
  C??? 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D??? NaOH、Ca(OH)2溶液、稀HCl??? ( )
  E??? 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 (  )
  鉴别题的原则是:抓住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例二:选用合适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
  (2)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
  (3)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碳酸钠
  (4)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5)除去Cu粉中的Fe粉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原物质的量)、不变(不改变原物质状态)、易分(除杂后易于分离)、先物后化(物理方法优先,其次化学方法)。应用中有转化法、沉淀法、吸收法、过滤法、溶解法等多种除杂方法。
Na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Na2SO4和Na2CO3杂质,为除去这些杂质,仅提供3种药品:AgNO3溶液、BaCl2 溶液和稀HCl。请设计合理的顺序将杂质逐一除去,并填写下面实验报告。(简要回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	?		(2)	?	?		(3)	?	?		2. 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B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X __________ ,Y    ______ 。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         。  
推断题所用到的知识储备有如下几点:(1)物质的特殊色态、溶解性(包括物质在水或酸中的溶解性)。如:铜离子溶液为蓝色,铁离子溶液为黄色等,常见白色沉淀有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等。蓝色沉淀有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有氢氧化铁。初中不溶于酸的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2)会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3)三种离子(硫酸根、碳酸根、氯离子)鉴定的正逆推理。(4)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如:“全部溶”、“部分溶”、“全不溶”等词的理解。一道好的推断题正是对于以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综合性考察。现有H2SO4、BaCl2、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和C

第三讲酸碱盐.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第三讲酸碱盐.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