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关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复习(乌鲁木齐中考).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208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3-01 09:25:4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关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复习(乌鲁木齐中考).doc介绍

关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复习
乌鲁木齐励志达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物质的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初步了解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
一、考点细目及考试要求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⑴.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⑵.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⑶.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⑷.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 的观点。
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⑴.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⑵.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⑶.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3、质量守恒定律
⑴.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⑵.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⑶.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考点(热点)及考题分析
1、与语文知识的结合。历年较多从化学现象、生活实际问题所蕴涵的化学原理来考查“双基”知识。
例1.(04广东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衣服晾干    B.雪糕融化     C.轮胎爆裂     D.牛奶变酸
这些内容都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它们都是通过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常识和现象进行呈现,就在学生的身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同时又有一定的知识交叉,具有测试、区分的功能,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这些题目我们也叫送分题,得分率在90%以上,但05年题目又有所改革,变成了与成语、诗句结合起来。
例2.(05广东5)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床金做马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日照香炉生紫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例3(05江苏竞1).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人屠苏
2、紧密结合课本内容。近年来的一些中考题,常常由课本里的图提出新问题。
例1(05广东10).右图装置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例2.(05南京17)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
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
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   )
A.S+O2 点燃SO2      
B.2CO+O2点燃2CO2
C.2H2 + O2点燃2H2O 
D.CH4 + 2O2点燃CO2+2H2O
例3.(05海淀39)(1)如下图所示,现有镁、锌、铁、铜四种金属,若同时将它们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若让你另选一种方法(金属与酸反应类型除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将选择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最生动的直观实践活动。传统的实验多定型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粗盐的提纯、溶液的配制等。新型的实验题则对上述知识加以交叉、渗透,同时又融入新的知识、新的情景,在命题方式上也逐渐趋于组合、多变 。
例1、(05上海26)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根据下表中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推测气体X的组成情况,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气体X的组成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中液体	B中黑色粉末	C中液体				①	不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A或C中液体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H2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不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③	变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④	变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若b口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部分CO气体,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例2、(05南京29)为了测定蜡
烛中碳、氢两 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
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
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
装置,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
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右表。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相对原子质量:H一1;C—12;O—16)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
4、探究性题型是近年出现的新题型。它要求在新的情境中将真实的实验事实作为探究基础。运用科学的研究方式,首先提出研究课题,然后通过猜测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假设是否成立,最终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例1(05广东23)(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化学方程式为                   。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加较活泼金属(过量)
①废弃的定影液                          金属混合物+溶液A
操作a
加试剂(适量)
②金属混合物                         Ag+溶液B
操作a
请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的      ;溶液B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
例2(05上海2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生石灰(氧化钙)可能发生变质,部分生成碳酸钙。某同学想了解生石灰的有关化学性质和变质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	酚酞变红	写出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滤后的滤渣中,滴加盐酸	有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石灰________(填“是”或“没有”)变质。		5、化学信息给予题。又称为化学信息迁移题其特点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要求考生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自学,创造性地解决化学问题。信息源主要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扩展,高中知识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这就能考查考生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
例(05荆州15)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CaCl2+2NH3↑
+2H2O。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如

关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复习(乌鲁木齐中考).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关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复习(乌鲁木齐中考).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