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二 基础练习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 ) A.100g水中 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 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一定变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 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 A.硝酸钾 B.氯化钠 C.氢氧化钙 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 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 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7.在0℃,压强为101kPa时,1L水里最多能溶解5L气体A,则0℃时,A压强的溶解度为( ) A.5L B.5 C.500L D.0.2 8.在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31,其含义是( ) A.20℃时,100g水中溶解0.031g氧气形成饱和溶液 B.20℃时,1体积的水中最多溶解0.031体积的氧气 C.20℃时,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31g氧气 D.20℃时,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31体积的氧气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如下关系,请按要求填表: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20℃) 13.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例如_______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_,例如_______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例如________。 14.图7-2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________; (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变化不大”)。 图7-2 1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3所示。 图7-3 (1)℃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在℃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成A、B、C三种饱和溶液,其中以________为溶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大。 (4)M点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图7-4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7-4 (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______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____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___; (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______; (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 综合练习 17.下列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搅拌 C.加热 D.振荡 18.“实验室不用热水来配制较浓的石灰水,因为其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请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代替划线部分( ) A.配制硝酸钾溶液 B.配制硫酸溶液 C.配制食盐水 D.稀释浓盐酸 19.t℃时,某饱和溶液里,若溶质的质量大于溶剂的质量,则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一定( ) A.大于100g B.大于200g C.小于50g D.小于100g 20.60℃时,100g水溶解20.94g氢氧化钡恰好饱和,则氢氧化钡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21.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物质,100g酒精中最多溶解8gB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比( ) A.2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22.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 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D.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 23.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此时溶解度变小是因为( )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压强增大 D.压强减小 24.图7-5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图7-5 A.X溶液 B.Y溶液 C.Z溶液 D.X、Y溶液 25.图7-6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无 图7-6 26.理解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涵义,按题意要求填空。 (1)溶解性通常是指__________溶解在__________里的________。溶解性的大小跟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________里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物质在同种________中的溶解性也不同。室温时,把固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粗略地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按溶解度概念要素填空: 要素 温度 溶液状态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单位(通常) 条件 27.图7-7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或“小”); (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图7-7 拓展练习 2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D 5.A 6.A 7.B 8.D 9.C 10.(1)BD (2)AC (3)A (4)B 11.在60℃时,100g水中溶解110g硝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12.10g以上 大于1g 小于1g 小于0.01g 13.增大 硝酸钾 很小 氯化钠 减小 熟石灰 14.(1) (2)A (3)增大 15.(1)B>A (2)A>B>C (3)C (4)B物质在℃时溶解度为bg 16.(1)A B C (2)A、C B (3)15g 2.0g 17.C 18.C 19.A 20.D 21.D 22.D 23.D 24.C 25.C 26.(1)一种物质 另一种物质 能力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溶剂 溶剂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2)一定温度 饱和状态 100g g 27.(1) 大 (2)加入A至不再溶解为止 降低温度至刚有晶体析出 恒温蒸发溶剂至刚有晶体析出 28.C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二.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