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及练习 1、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实像与物体在透镜两侧且倒立;虚像与物体在透镜同侧且正立 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倒异侧,虚正同侧。 3、规律: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 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4、思考:在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向透镜靠近的过程中,成实像与成虚像的时候像距与物距的变化,所成像大小的变化。 结论1:当u f时,物距u逐渐减小时,像距将逐渐 增大,像的大小将逐渐 变大 结论2:当u f时,物距u逐渐减小时,像距将逐渐 减小,像的大小将逐渐 变小. 照相机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底片上就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离照相机越远,底片上 成的像越小,而镜头离底片越近. 幻灯机和投影仪原理: 幻灯机和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 注 意 点: 所谓放大、缩小是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比较。 变大、变小是物距不同时,像与像的大小比较。 像的倒立、正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并不是生活中的“倒立”、“正立”。 小 结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幻灯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到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练习: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胶片相当于_______;照相时,景物离镜头较_____,胶片离镜头较_______;要在底片上的像再小一些,物体要离镜头_______一些,暗箱长度应调_____一些,照相时,在底片上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有一个焦距是15厘米的凸透镜,要想用它产生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厘米,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成像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像。 放大镜和幻灯机的镜头都是________,两者所成的像不同,前者是成_____像;后者成的是______像。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____时,成______的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镜,使用时,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的______、______的____像。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光具座上应放有凸透镜、光屏和蜡烛,应当放在其它两种器材之间,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 (2)当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 ;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 。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 的范围了。 (3)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没有"f B.下半部没有了 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 画出下图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的光线. 练习答案: 凸,光 屏,远,近,再远,长,倒立,缩小,实。 30,倒立,等大,实。 凸透镜,虚,实。 2倍焦距到焦距,倒立,实。 凸透,正立,放大,虚。 (1)凸透镜;同一高度。(2)二倍焦距以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小于一倍焦距。(3)D - 4 - F F F F
凸透镜成像规律 图.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