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初一诗歌复习.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74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4-25 08:33:3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初一诗歌复习.ppt介绍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yuwen520.com友情提供QQ:764723079 * * huì hè shǔ xuān dī yán tái qí tà tún xiāo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荒秽(    )    荷锄(     ) 鸡黍(    )    轩(      ) 白沙堤(    )    茅檐(    )    苔(    )  畦(   )  排闼(   )    鸡豚(    )    箫鼓(     )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别字元亮,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 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羸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地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影响。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指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仕途不得意,以布衣终老。他与王维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家乡隐居和到各地漫游,他的诗就是这两种生活的反映。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作客,因而写了这首诗。     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环抱着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       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一派清幽淡静的气氛。        这首诗用看似乎平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体现了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以称白香山、白傅或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这首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 (823),当时作者任杭州刺史。描写春天骑马游西湖的情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两句先写水、写云是自然物;中间写莺、燕是禽鸟;写花、草是植物,通过这些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分类排列,写出西湖生机勃勃的春景。 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         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在政治上支持新政改革。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写景顺序:  写景手法:    (主人勤劳好洁,清静脱俗) 诗人喜欢恬淡愉悦的生活情趣 由 近到远 拟人,对偶  表现感情: 佳句赏析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初一诗歌复习.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初一诗歌复习.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