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关汉卿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了解我国古代戏曲的有关知识,对照注释,了解剧情。 分析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熟读课文,背诵〔滚绣球〕。 我国古代戏曲知识简介 中国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剧。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曲词是人物的唱词,起抒发感情、渲染环境和联结主要情节等作用。宾白是人物的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等。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这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我国古代戏曲知识简介 我国古代戏曲知识简介 元杂剧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男角称末行,分为正末、副末;女角称旦行,分正旦、副旦;净行,以扮演刚猛凶恶的人为主,有男有女,分正净、副净;杂行,包括孤(官员)、孛老(老年人)、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穷秀才)等。正末、正旦是两种主唱的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 《窦娥冤》剧情简介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穷书生窦天章要进京赶考,因欠蔡婆的高利贷,将7岁的女儿送给蔡家做童养媳。窦娥17岁成婚,两年后守寡。蔡婆出城索债险些遇害,流氓张驴儿父子借救人之机要蔡家婆媳嫁给他们父子。窦娥不从,张驴儿企图毒死蔡婆,不料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嫁祸窦娥,告上官府。窦娥屈打成招,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一一应验。后来,窦天章做了高官,替女儿雪冤。 思考讨论问题: 1.这一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几个场面? 2.细读〔滚绣球〕,这支曲子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 3.三桩誓愿各是什么?它们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课后作业 熟悉课下注释 窦娥的善良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你是怎样认识窦娥这个人物的? 窦娥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认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有小令和套曲两类,套曲只有唱词,没有宾白科介。 元杂剧是将歌曲、宾白和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其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中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但不能放在末尾。 杂剧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曲词有严格的韵律,以符合演唱的要求。宾白包括人物对白和独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的人物的塑造上起重要的作用。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如“做掩泪科”等。 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关汉卿 1.课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本文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三个场面 窦娥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鬼神 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 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 2.〔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全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悲愤质问,痛陈现实,指责天地、命运的不公,得出结论,对天地加以否定。窦娥在绝望中愤而抗议,揭露人间普遍的不合理,否定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公正性。对天地鬼神的指责,实际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秩序的否定,从中可以看出窦娥的反抗精神。 背诵〔滚绣球〕 1.有日月 2.天地也 3.为善的 4.天地也 5.地也 6.天也 7.哎 3.三桩誓愿及提出的依据: 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 飞霜六月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东海孝妇 三年亢旱 主题: 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
窦娥冤.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