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卢湾区201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57.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4-13 09:14:1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卢湾区201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doc介绍

卢湾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5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                  ___。(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2.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                       ,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6.……六十而耳顺,___           _,不逾矩。(《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的典故,说明                      。(2分)
8.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
    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的志向,因此流露出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
    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9.下列关于上文的介绍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墨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作者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墨翟。  
    B.“吾义固不杀人”中的“固”解释为“固执”,表示态度的坚定。
    C.上文主要通过人物心理和动作的描写表现墨子善于论辩的政治才能。
    D.墨子连用五个“不可谓”揭露对方言辞的矛盾和虚伪,最终使之折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1.墨子在和公输盘的论辩中,使对方理屈词穷,彻底折服。请你说说墨子这个人物的特点(至少写出两点)。(4分)
    墨子:___                                                                 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2分)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犬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患亦然。
    [注释]:①越: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  ⑤绐(dài):欺骗。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效而为之者相属(              )    (2)及寇兵侵其境(             )
13.对文中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想到他的家乡没有车,所以用船装回去就可以向别人夸耀了。
    B.然而认为他的家人从没见过车,(他就)可以用船运回向他们夸耀了。
    C.然而因为他的家乡从未曾有过车,(他就)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D.因为他的家里从来都没有过车,所以用船装刚去并向他们夸耀。
14.文中造成“终不知其车”的原因是___                                      _。作者认为“学者之患亦然”,是在告诫人们做学问应该                                   
                                                                       。(6分)。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3分)
谦卑的力量
    ①先民造出庙宇叩拜的理由之一,在于表达自己对造物主的谦卑。无论造物主是上帝,抑或就是大自然本身。他们谦卑,并非真的见过上帝,而是生活中的种种奇迹——譬如土地上生长庄稼,清澈的河水可供饮用,孩子们健康成长——在表明,人的存在并不仅由人的力量完成。
    ②于是他们谦卑,伏在地上求得神的喜欢,使庄稼明年继续生长,让孩子们的孩子依然健康。
    ③如果不讨论被膜拜的一方,即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所感动的,是先民对待周遭的姿态:虔诚、恭顺以及明智的位置选择。
    ④谦卑正是一种姿态。
    ⑤如果认识到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非一霸,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疆域中的距离,认识到气象蔼然是别人最喜欢的一张名片,那就会选择谦卑。
    ⑥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时代、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
    ⑦谦卑是一种睿智。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伪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在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
   ⑧谦卑是美。谄媚、奴颜、趋炎附势种种恶行与谦卑无关。谦卑是虚怀若谷所显示的平静,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然,是进退裕如的冲和。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1)它是一个人在物欲淘净之余才有的一煎淡泊,(2)大善盈胸之际的一份宽厚,(3)历经沧海之后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姿态超凡脱俗,使人心仪不已。
   ⑨这就是谦卑的力量。
15.本文题为“谦卑的力量”,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6分)
    答:(1)                                                                   ;
(2)                                                                   ;
(3)                                                                   。
16.第①节中有前后两处破折号连用,其作用是                                    
                                                                       。(2分)
17.以下对上文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而非一霸,意在表达人只是大自然中普通的一部分,不应该把自然环境当作征服对象的想法。
    B.牛顿说自己在科学面前只是一个在岸边捡石子的小孩,说明科学领域博大深邃,科学家的再多发现也只是其中的点滴,甚至还很幼稚。
    C.只有有钱人才不必在乞丐面前表现出谦卑,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财富和地位让他们凌驾于别人之上。
D.谦卑的人往往心境平和,因为他们拥有谦虚的胸怀、拥有识人的慧眼、拥有进退自如的平常心。
18.将下面表现人物谦卑的材料与文中第⑧节三句画线句分别对应。  (6分)
    A.战国时期,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武将廉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
    B.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招待会时,有记者说:“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卢湾区201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教育:陋室铭复习教学案2稿.doc
·下一教育:芦花荡.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卢湾区201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