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国平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都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深山老林中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员。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辩性为主,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英国 肖伯纳 失 得 1.给加点字注音。 禀( )告 金窖( ) 险象迭生( ) 皎( )洁 嬉( )戏 心旷神怡( ) bǐnɡ jiào dié jiǎo xī yí 2.根据意思写出适合的词语。 (1)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2)突然发生。 (3)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4)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得失之患) (突如其来) (心旷神怡) (多愁善感) 3、解释词语 慧心: 风韵: 泯(mǐn): 落难: 厄运(è): 闲适: 正色: 审美: 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优美的姿态神情。 灭,丧失。 遭遇灾难,陷入困难。 不幸的命运。 清闲安逸。 态度很严肃。 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朗读课文 找出能概括这则寓言的主题词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 故事? 2、试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 次转折。 两个转折: ①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前后鲜明对比) ②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留下启迪) 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说明了什么?这一点与 人类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白兔 赏月 得月 还月 白 兔 赏月 得月 还月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月的阴晴圆缺各具风韵 (紧张不安 心痛如割) 月的阴晴圆缺 险象迭生 ( 慧心未泯 ) 拥有财富会勾起 无穷的得失之患 拓展延伸 1、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关键在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这篇寓言是我有感而写的,在 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 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 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回想起以前看见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于是,产生这篇寓言的构思,后来,我的女儿才一岁多就离开了人世。 默读课文3分钟,思考下列问题: ①王子落难的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 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②王子遭受了哪些厄运?这篇寓言告 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课文的 原句回答。 ③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 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父王被杀 母后受辱自尽 自己当了奴隶 靠行乞度日 成了残废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 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它不死。 “天啊,太可怕了······”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说的?最后厄运降临到谁的头上?你认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应该怎样面对厄运? 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1,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2,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面对。 *
人生寓言.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