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
形成: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禹—桀)
奴隶 发展:商(殷)朝(前16世纪—前1046年,汤—纣,殷)
社会 强盛: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周幽王,镐京)
瓦解: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形成 秦(前221年 —前206年,嬴政,咸阳)
和发 西汉(前202年—8年,刘邦,长安)
展时 新(8—23年)
期 东汉(25年—220年,刘秀,洛阳)
分裂与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民族融
合时期 西晋
东魏 北齐
(一) 十六国 北魏
王朝
更替 西魏 北周 隋
封
建
社 繁荣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长安)
会 时期 唐朝(618年-907年,李渊,长安)
民族融
合加强
与经济
继续发
展时期
渐趋 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应天—北京)
衰落 清朝(1616年—1636年称后金,1636年—1912年皇太极—宣统帝溥仪,
沈阳—北京)
(二)、中古史发展阶段说明
1、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
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
远古居民 群居生活代表:北京人。 半坡氏族(北方黄河流域)
原始农耕(氏族公社)文化代表 河姆渡氏族(南方长江流域)。 2、国家的产生 ① 早期国家的建立:夏朝、商朝
和社会变革 ② 强盛的国家:西周
(奴隶社会) ③ 纷争、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
① 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3、封建社会 ②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
的形成、 ③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发展与衰 ④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落: ⑤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⑥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①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其中西晋短期统一)、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时期。
4、封建国家的 ②四个完成统一的朝代:秦、西晋、隋、元。
统一与分裂
③九个统一的朝代: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 )治蜀,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三国时期 吴国让( )人进入平原屯田,与汉族共同垦荒,有利于民族融合。
(三) 少数民族纷纷南迁,建立许多政权,出现了空前的民族
民 西晋至北 融合趋势;
族 朝时期 北魏( )改革:顺应和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融 速了胡汉融合的历史进程。
合
辽宋夏 辽实行(“ ”)政策,主动吸汉族文化;
金时期 金灭北宋以后,女真族进入中原一带。
元朝:元朝统一,促进了各民族大融合。
明清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
(四)
封 战国:( )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 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 ”),皇权至高无上;
专 秦朝 中央设置丞相、( )、( )等官职,地方设( );
制 焚书坑儒,加强( )。
主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义 设立三省六部制
中 隋朝 开创( )用人之权收归中央。
央 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发展了隋代开创的( )制
集 宋太祖通过(“ ”)的方式解除石守信等武将的兵权;
权 北宋 实行文治,消除地方分裂因素。
政 实施行省制度,中央设( ),地方设( );
治 元朝 中央设( ),管辖西藏和少数民族事务;
的 设( ),管理澎湖和琉球。
建 在中央:朱元璋罢中书省,废宰相制,权分( ),设殿阁大学士
立 明朝 明成祖时设内阁;
与 在地方:废中书省,设( )
加 文化上:朱元璋兴起文字狱
强 清朝: 在中央:康熙时设南书房,嬴政时创立( );
文化上:大兴文字狱。
(五)
古 发生在( )时期
代 商鞅变法 作用:为( )灭六国王成统一创造了条件。
著 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名
改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发生在( )时期。
革 作用:顺应和促进了北方( )。
附: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对比简表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目的 确立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经济发展 内容 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政策 结果 取得成功 取得成功 作用 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促进了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人教版整理.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