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社会科学 > 经典社科 > 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第九章-性心理障碍.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社科语言:简体中文
社科类型:国产软件 - 经典社科 - 心理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社科大小:1.19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18:59:2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社科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社科真差劲!就请您
      0%(0)

变态心理学第九章-性心理障碍.ppt介绍

变态心理学第九章-性心理障碍.ppt
性及性身份识别障碍不同的诊断标准有所不同: DSMIV―― 性及性身份识别障碍 ICD10―― 将其列在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之下 CCMD3―― 性心理障碍Ⅰ 同性恋 一、概述 同性恋( Homosexuality )是指指向同性的情爱的思想和情感,伴或不伴有性行为。CCMD -3: 指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这是 CCMD -3纳入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主要原因。 同性恋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2 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 3 对异性成员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ICD - 10 自我不和谐的性取向: 性身份或性偏好是确定无疑的,但由于伴随有心理和行为障碍,个体希望它们并非如此,并可能寻求治疗试图加以改变。 同性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对同性恋的看法改变很大 本世纪 50 年代以前,同性恋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变态的性行为 各国都在法律上均加以限制 Kinsey(1953) 指出,同性恋与异性恋不能截然区分开来是一连续体,其两端是完全同性恋和完全异性恋, 中间是部分同性恋、双性恋和部分异性恋 同性恋 以6点量表评估 , 发现 10% 的男性有过3年以下的同性恋体验 4% 的男性是终身同性恋者 4% 的单身女性在 20-35 岁有持续的同性恋行为 Hooker(1957) 发现受过训练的心理学家不能通过心理测验来区分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 同性恋 美国精神病学会 (1974) 以 5854 票对 3810 票 决定从 DSM-II 系统中删除同性恋的诊断 但提出-性别定向障碍DSM - III ( 1980 )-自我矛盾的同性恋 DSM - IV ( 1994 )-无此诊断 美国成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同性成人之间的性关系1973 1991 总是错的 74 % 71 % 几乎总是错的 7 % 4 % 有时是错的 8 % 4 % 完全没错 11 % 15 %WHO ( 1992 )同性恋属于少数人的自然现象不再将其列入心理障碍 美国的调查( Billy , 1993 )显示绝大部分男性是异性恋者 只有 2.3% 男性和 1.1% 女性是绝对同性恋 英国( 1992 )的研究发现 3.6% 的男性是同性恋者 法国( 1992 )的研究发现有 4.1% 的男性为同性恋者 我国:约3-4%为同性恋者(约 3600 - 4800 万人)(张北川, 2000 ) 行为方式 : 男性同性恋者主要通过身体行为来获得性的满足 常见方式有口交、相互手淫,较少的人采用肛交 大多数在性行为过程中交换主被动角色,但也有主、被动角色不变者 大部分人有与异性恋男性一样 , 少数喜欢女性的工作或娱乐方式 有各自固定的同性伴侣 , 但关系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 与异性恋者相比,同性恋男性比较不接受自我 孤独,有较高的抑郁和酗酒发生率 可能与他们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关 女性同性恋者往往通过爱抚和与同伴分享社会行为获得满足 一人担任主动角色,也经常短暂交换主、被动角色 一般与一个固定的对象保持持久的关系 社会行为与异性恋妇女相似 大部分同性恋女性会与异性结婚生子 但是很少能从异性恋关系中得到乐趣 社会适应情况要好于男性同性恋 在青少年时期第一次认识到其性取向与常人不同会感到非常痛苦 如果到了成年还没有异性恋的体验,其性取向往往很难改变 对异性恋有一些兴趣并有强烈的改变动机的人 其性取向有可能改变 二、产生原因 原因目前还不明确 遗传 : 50% 的单卵双生子同时有同性恋取向16% 到 22% 的异卵双生子同时有同性恋倾向 非双生的兄弟和姊妹之间也接近这个比例―― 提示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激素作用假设: 同性恋者在母亲怀孕期间接触了过多的性激素 -未得到证实 Levy ( 1991 )发现: 男性同性恋下丘脑一个影响性行为的部位的大小与异性恋男性不同,与异性恋女性的相同 -目前尚缺乏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心理学的发现 男性同性恋者儿童期与父亲关系不良或家庭中缺少父亲 母亲过度保护和过分亲密 女性同性恋者儿童期母亲比较冷漠、拒绝 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都不好 有关的看法:儿童具有发展出同性恋和异性恋两种潜能 外界的因素决定了哪一种发展得更强 心理学的发现 Byne 和 Parsons (1993) 认为,有许多途径导致同性恋或异性恋 -生物易感性和环境条件发生交互作用 特定的习得的经验、环境事件 均可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的表达 三、干预原则 简单的医学干预可能无济于事 应从求治者的心理状态、适应能力等方面提供帮助 就诊原因:非同性恋者,但害怕与异性相处,怀疑自己具有同性恋倾向 真正的同性恋者,希望能够改变自己 双性恋者,希望知道如何来应付 同性恋引起个人或社交方面的困扰求助 同性恋引起的各种性病前来求助 ―― 干预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研究表明,对同性恋正规心理治疗并不比简单的建议更有效 如果其要求压抑性恋的行为、加强异性恋行为 可以提建议: 回避能诱发同性恋情感的情境 增加与异性交往的机会 分散对同性恋的注意 减少和避免在同性恋幻想下的手淫行为 女同性恋者很少要求改变其性行为 常要求解决社交问题以及当同性恋关系受到威胁时产生抑郁或嫉妒等问题 已婚的女同性恋要求提供建议,如何处理与丈夫的关系或与异性性交时的性功能障碍 厌恶疗法对同性恋无效 我国的同性恋健康干预项目-朋友通信http://frmax.book118.com.cn/ III 、性别认同障碍性别认同障碍(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s ) 又译性身份识别障碍 又称易性癖( transsexualism ) 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异己性别的身份认同 性别认同与自己生理上的性别不一致 强烈地希望成为异性,寻求各种方法试图改变身体和性征 性别认同障碍可发生在儿童期、青少年或成人期DSM - IV 诊断标准 A 一种强烈而持久的交换性别的身份认识(不仅仅是想以作为另一种性别而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的这种欲望)。 DSM - IV 诊断标准 1 如是儿童,表现为下列4项以上: (1) 反复申述自己想成为另一性别,或坚持认为自己是另一性别 ; (2) 男孩喜欢穿女装或耀眼的女性盛装;女孩则坚持一直穿典型的男性服装 ; (3) 在假扮游戏中强烈而坚持地偏爱另一性别的角色,或坚持幻想成为另一性别 ; (4) 强烈地希望参加典型的另一性别的游戏及娱乐 ; (5) 强烈偏爱另一性别的游戏伙伴。DSM - IV 诊断标准 2 如果青少年或成年人则表现为申述自己愿成为另一性别的愿望,往往发誓是另一性别,希望像另一性别那样地生活或要求他人如此对待,或深信自己具有另一性别的典型感受和反应。B 为自己的性别感到持久的不舒服,或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性别角色很不合适。 1 如是儿童表现为下列任一项: 如是男孩,断言自己的阴茎或睾丸是令人厌恶的,即将消失,或者断言最好没有阴茎,或者厌恶莽撞性的游戏并拒绝典型的男性的玩具、游戏、和活动;如是女孩,拒绝坐着小便,断言自己有阴茎或会长出一个阴茎,或断言自己不会长出乳房或来月经,或厌恶正式的女性服装。2 如是青少年或成年人,表现为沉湎于设法除去第一及第二性征的想法(例如要求注射性激素、进行手术、或用其他方法来改变现有的性征,以便更像另一性别),或深信自己生错了性别。C 此障碍并不与躯体上的两性人同时存在。 D 此障碍产生了临床上的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易性癖 瑞士男性发病率为 37000 分之一 女性为 103000 分之一 英国男性为 34000 分之 1 女性为 108000 分之一 大部分求助者是男性易性癖 一般认为许多成年易性癖者小时候也是易性癖 男性易性癖化妆和发型都象女性 做一般是女子做的工作,热衷于烹饪和缝纫 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到厌恶 性格上有些自我中心、寻求关注,治疗很困难。 注意与异性装扮癖、同性恋者区别 Blanchard ( 1989 )认为易性癖有两种 同性易性癖与异性易性癖-成因和发展过程不同 同性易性癖对与自己同性的人有性上的喜好 异性易性癖则对异性有性上的喜好 如:一个男性同性恋易性癖在生理上是男性认为自己是占据着男性身体的女性,在性取向上喜好男性;希望自己通过手术实现变性,使自己能够吸引异性恋的男性 同性恋易性癖在儿童时期通常也是易性癖。 异性恋易性癖并不表现得过于女性化或男性化 一个男性异性恋易性癖在生理上是男性 认为自己实际上是占据了男性躯体的女性 但可与女性发生性的交往 通常要比同性恋易性癖者更晚要求进行易性手术 易性癖 易性癖常有抑郁情绪, 16% 有自杀意念 结婚者多数有婚姻问题 经常要求改变他们的外表和性器官 对现状感到极端痛苦 二、病因 原因至今不明 没有发现遗传学上的证据 激素理论认为在怀孕时母亲体内过高的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会雌化男性胎儿或雄化女性胎儿-但没有足够的证据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出生 18 个月倒3岁之间发展出性别认同。 在此之前,可以重新认定性别。 如果个体能够学会正确的性别认同,也可学会错误的认同 因此,家庭的养育方式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 三、治疗治疗很棘手 通常病人要求的是改变身体而不是改变心理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师应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变态心理学第九章-性心理障碍.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